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的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整个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外形成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方向的局部电流。
(3)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一体液调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排尿有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_________(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5)人的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前者是由于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肾性尿崩症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__________,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检测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__________(偏低/不变/偏高)。如图2表示的是正常人和两类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Ⅱ可代表__________的变化曲线,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发现,拟南芥的H基因突变体在22℃下生长与野生型无差别,而30℃下生长则叶片呈白色。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30℃时,叶片呈白色的原因是叶绿体发育异常,_______合成受阻所致。
(2)测序发现,突变体的H基因发生了如图1所示的突变,导致H蛋白异常。科研人员提取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叶片蛋白,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检测H蛋白,结果如图2所示。
①对比图1中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内含子序列,可知突变体的H基因发生的碱基对改变是______,这导致mRNA增加了100多个碱基,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据图2分析,在蛋白质水平上,突变体的改变是______。
(3)科研人员用特定抗体检测H蛋白在叶绿体内的分布,结果如图3所示。
①图3中的叶绿体蛋白、叶绿体基质蛋白和类囊体蛋白,应提取自______(填“野生型”或“H基因突变体”)植株叶片。图中各泳道的蛋白上样量均保持一致。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D1蛋白抗体和RbcL蛋白抗体的杂交结果表明叶绿体基质蛋白和类囊体蛋白充分分离
b.D1蛋白抗体和RbcL蛋白抗体的杂交结果可作为H蛋白抗体与抗原阳性反应的对照
c.H蛋白抗体杂交结果中1、2、3泳道条带大小差异主要是操作误差造成的
③依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H蛋白是一种热应激蛋白(温度升高时表达),调控叶绿体基因编码的RNA聚合酶的活性。据此推测,H基因突变体在30℃时叶子呈白色的原因是_______。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人图时(0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图是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图判断果蝇M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__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b和V、v___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如果蝇M与表现型为粗眼黑身残翅个体杂交(无交换发生),则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4)直毛与分叉毛为果蝇的一对相对性状(直毛由基因D控制、分叉毛由基因d控制)该果蝇表现型是直毛,有人认为基因D和d可能和基因E于同样的染色体上,可以选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果蝇和该果蝇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为__________及其比例为1:1时,则上述假设成立。
(5)该果蝇与一只红眼果蝇N杂交,得到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果蝇,则红眼果蝇N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子代白眼果蝇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如图1中的甲为某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只表示部分染色体),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部分变化曲线图,丙为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图2为该种生物不同个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2分析,图1中甲细胞内的1号染色体是__________化处于乙图曲线中的(X、Y或常)染色体,该细胞的变__________段,丙图曲线中的__________段。
(2)根据基因组成分析,图1中甲细胞可能来自于图2中的__________细胞,此时其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在图3坐标系中画出分裂形成甲细胞的细胞中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数量的柱形图__________。
(3)图1中甲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若要用该个体进行测交,则另一亲本应是图2中的__________细胞所示的生物。
科研人员选择冬季大棚中的番茄和草莓,在保持两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水分、肥料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每天14:00-15:00观察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图。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
(2)在番茄和草莓棚中选择生长期一致的两种植物,且每种植物__________一致的植株进行实验。
(3)随空气质量指数上升,空气中细颗粒物浓度增大,光照强度降低,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减弱。同时污染物浓度增加,温度随之降低,直接影响了细胞内_____,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空气质量对番茄和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
空气质量级别 | 番茄 | 草莓 | ||||
棚温(℃) | 光合有效辐射 | 光合速率 | 棚温(℃) | 光合有效辐射 | 光合速率 | |
二级良 | 25.6 | 987 | 20.4 | 27.3 | 994 | 20.11 |
三级轻度污染 | 23.4 | 746 | 19.6 | 26.1 | 785 | 18.72 |
四级轻度污染 | 23.5 | 477 | 17.1 | 26.1 | 428 | 17.41 |
五级轻度污染 | 22.2 | 325 | 11.8 | 24.6 | 428 | 10.1 |
注:光合有效辐射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被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化的太阳辐射能量
①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时,番茄光合速率下降13%,草莓的光合速率下降7%,造成这一结果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当污染进一步加剧到五级时,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5)综上所述,在空气质量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番茄棚和草莓棚应分别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光合速率。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意义对应合理的是
A.在解离时延长根尖处理时间,有利于提高洋葱根尖组织的解离效果
B.在划滤液细线时,风干滤纸后再重复划线,有利于色素带的分散和观察
C.在血细胞计数板一侧滴少量样品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有利于减少实验误差
D.在“探究NAA对银杏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保留3—4个饱满侧芽,有利于提高生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