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在适宜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a和b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不考虑无氧呼吸),据图回答问题:
(1)自然条件下,影响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
(2)若将甲图中绿色植物从M点突然转移至P点条件下,短时间内C5含量将_______。升高温度时,M点将向_______(左或右)。
(3)甲图中M点时,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此时,乙图中应去掉的箭头有______(填字母)。甲图中植物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二氧化碳最大值是_______mol/h。
如图是棉花的某部位细胞内在光照、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物质的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Ⅰ、Ⅱ表示场所,①~④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的Ⅰ、Ⅱ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A、B、C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明该细胞只能进行____________作用,不能进行_________作用,由此推断该细胞可能是棉花的_____________部位细胞.
(3)若图中①③过程均产生1mol物质C,则②过程消耗了_________mol葡萄糖.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记录。请回答:
分组 实验操作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①向试管中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1mL |
②向试管中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 2mL | 2mL | 2mL |
③控制温度 | 0℃ | 37℃ | 60℃ |
④将唾液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振荡后分别保温5min | |||
⑤向试管中滴加碘液 | 1滴 | 1滴 | 1滴 |
⑥观察实验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该同学在此实验操作过程中至少需要______支试管。若实验结束后,将甲组的温度调节到37℃,保温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
(3)若将实验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新物种的形成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不一定经过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通过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使种群定向进化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特征
某种鼠的体色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且基因a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以双杂合的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下列关于其杂交后代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后代中黄色长尾占1/4
B.后代有6种基因型
C.后代中纯合体占1/6
D.后代表现型比为9:3:3:1
玉米与其他植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单独种植称为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可增产(已知玉米株高大于大豆)。下图是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单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玉米吸收CO2的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玉米叶肉细胞中没有还原氢生成
B.光照强度为b,影响两曲线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C.光照强度为c,单作时玉米固定CO2的速率为10μmol·m-2·s -1
D.实验表明,超过一定光照强度,间作时玉米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