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硫酸锌的目的...

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硫酸锌的目的是析出泡菜汁中的蛋白质

B.样品和标准溶液的OD值测定条件必须相同

C.若将比色杯光程从1cm调整到2cm,则OD值变小

D.泡菜罐水封是为了形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微生物发酵

 

C 【解析】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 1、菌种: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 2、实验原理: (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3、泡菜的制作: ①将新鲜蔬菜预先处理成条状或片状。 ②泡菜盐水按清水和盐为4:1质量比配制煮沸冷却备用。 ③预处理的新鲜蔬菜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香辛料等佐料,并继续装至八成满。 ④倒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浸没全部菜料。 ⑤盖上泡菜坛盖子,并用水密封发酵,发酵时间受到温度影响。 4、检测亚硝酸盐的步骤注意: a、配制标准显色液的步骤是: ①用刻度移液管吸取体积0.2、0.4、0.6、0.8、1.0、1.5mL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管中,另取1支比色管为空白对照。 ②向各管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分钟。 ③向各管加入10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b、比色的步骤是: ①将40mL滤液移入50mL比色管中并编号。 ②分别加入20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10mL的N-1-萘基乙二胺盐酸溶液,定容到50mL,混匀静置15min。 ③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显色液比较,记录亚硝酸盐含量。 ④计算样品滤液(40mL)中亚硝酸盐含量。计算公式是: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取样量(40mL滤液质量kg)。 A、硫酸锌溶液在PH=8时的碱性环境生成氢氧化锌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锌是蛋白质沉淀剂,可将溶液中蛋白质分离出来,A正确; B、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样品和标准溶液的OD值测定条件必须相同,B正确; C、若将比色杯光程从1cm调整到2cm,则OD值变大,C错误; D、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泡菜罐水封是为了形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微生物发酵,D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三种类型的种群存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生物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死亡,接近生理寿命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

B.一些鸟类符合曲线Ⅱ情况,越接近生理寿命,由于死亡率逐渐升高,存活数逐渐减少

C.曲线Ⅲ生物低龄时存活率很高,但随着年龄升高,死亡率很低且稳定

D.该图曲线是统计种群中各年龄段个体数,并取对数值,绘制而成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溶液过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便于接取产物

B.洗涤反应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防止洗去已固定的淀粉酶

C.实验后用蒸馏水洗涤反应柱,是为了去除已固定的淀粉酶

D.洗涤后的反应柱应高温灭菌,避免微生物分解反应柱中的酶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遗传平衡被打破的原因,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在种群中都将被逐渐删除

B.自然选择影响了某些基因型个体的存活和繁殖

C.遗传漂变在小的种群中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近亲交配导致纯合子比例增加,而某些纯合子的存活和繁殖能力较弱

 

查看答案

褐色脂肪组织(BAT)细胞中有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UCP),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温度、ATPADP的比值会影响UCP的活性。激活的UCP可使电子传递链过程不产生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膜间隙的pH小于线粒体基质

B.激活的UCP的通透性远大于ATP合成酶

C.UCP激活时,BAT细胞的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D.寒冷激活UCP,ADP浓度上升抑制UCP活性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A.巨噬细胞吞噬细菌 B.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C.突触后膜小电位的形成 D.动物细胞溶酶体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