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组别 步骤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 | 20 | 30 | 40 | 50 | 20 | 30 | 40 | 50 |
Ⅱ、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分钟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Ⅲ、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分钟 | 酶A | 酶A | 酶A | 酶A | 酶B | 酶B | 酶B | 酶B |
Ⅳ、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分钟 |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无关变量有___(至少写出2种)。
(2)该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之前,需要沸水浴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酶A在20℃时活性较高 B.酶B在40℃时活性较高
C.大于50 ℃时,酶A部分失活 D.酶A的活性小于酶B的活性
(4)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____。
(5)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图中____________线段来表示, 30℃时用酶B催化淀粉水解,与酶A相比,b在纵轴上将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B)和蜡质(b)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图1)。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图2所示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籽粒有色与籽粒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该相对性状应满足2个条件:条件1是所选相对性状________,条件2是所选相对性状_________。
(2)8号染色体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_________。
(3)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4)图2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最可能是因为亲代______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_,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重组型配子。
(5)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作为C和b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选取处于________的细胞,观察到_________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迎春枝条作实验材料,做了研究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1)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条若干、烧杯、量筒、培养皿、NAA、蒸馏水等。
(2)配制溶液:配制浓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浓度梯度差为0.5ppm)NAA溶液9份,编号1~9。
(3)实验步骤: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4)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本实验的观察记录表。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
(1)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通常可以使用_________法。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进行过程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推测同学甲用此方法接种时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过程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需要震荡培养其目的是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同时使__________,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为小鼠体内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两种细菌在小鼠体内含量的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R型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在S型细菌糖蛋白的诱导下发生突变产生的
B.该实验中注射的是R型活细菌和S型死细菌的混合物,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S型死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C.bc段数量下降是由于大量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结果
D.实验中DNA高温下变性但随温度降低又恢复其活性是实验成功的根本因素之一
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均含有14C和32P
B.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可能是含32P染色体的两倍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