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细胞分泌胃酸的调控机制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等多糖必须水解成__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胃腔中的水以________方式被吸收,因此离体状态的胃壁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发生______现象。
(2)进入胃中的食物会刺激胃壁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与胃粘膜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发携带H+/K+——酶分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形成深度折叠。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功能。
(3)图中放大部分显示,H+/K+——酶分子既能催化______,又具有________的作用,以_______方式分泌H+离子,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4)胃酸分泌过多对胃壁是一种损伤,酸阻抑性药物可以与组织胺发生竞争作用,从而抑制H+/K+——酶向细胞膜转移,减少H+的分泌,缓解病情。请依据图示,提出缓解该病情的其它治疗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乙为唾液腺细胞及其细胞膜结构模式图。
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2]______运输到[1]_______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均需[3]_______提供能量。
(2)图乙中,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5]_______,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3)关于物质6、7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物质6、7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物质7嵌入部分氨基酸残基的R基含有疏水基团
C.不同细胞6、7的种类相同
D.物质6、7是静止不动的
(4)用红、绿荧光分别标记人、鼠细胞的膜蛋白,诱导两细胞融合,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________,结果如图丙所示。
(5)科学家据(4)实验结果提出两种解释嵌合体形成的假说。
假说一:融合细胞合成了新的膜蛋白;假说二:原有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运动。
①使用____抑制剂和ATP合成抑制分别处理融合细胞,均对嵌合体形成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结果否定了假说一。
②在15℃、20℃和26℃的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为_______,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支持。
(6)上述实验表明,细胞膜结构具有________。
某同学设计并开展了一项有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的探究活动,具体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四组叶片均经过24h“暗处理”
B.该实验只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C.NaOH处理目的是去除锥形瓶中CO2
D.锡箔纸处理组叶片无淀粉产生
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载体的活性
C.改变了线粒体的结构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
某人从商店购买了酸奶,发现一袋酸奶的包装袋明显胀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B.酸奶中原有气体发生膨胀
C.酸奶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产气反应
D.其他微生物进入酸奶繁殖并产气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生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下列关于吡唑醚菌酯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B.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死亡
C.吡唑醚菌酯可用于缓解由需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D.吡唑醚菌酯可治疗由破伤风芽胞杆菌引起的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