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碘盐,吃还是不吃?
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我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高发的国家之一。
甲状腺位于喉与气管上部的两侧,分左右两叶,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如果缺少甲状腺激素,会出现代谢缓慢、婴幼儿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等症状。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左右。而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要原料。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这一“加工厂”因为“原料”不足而“减产”,同时机体会通过“扩大厂房”应对“产品不足”,即出现甲状腺肿大。但是由于缺少“原料”,“厂房”建得再大,“产品”仍旧无法正常合成。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呢?食用加碘盐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强制食盐加碘制度,大大降低了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发病率。
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富含碘的食品(如海产品)的摄入量增加,食盐是否还需要加碘又成了新热点。科研人员对不同地区碘含量的调查表明,有些高碘地区碘含量远远超出平均水平,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也需要使用无碘盐。于是,从2012年3月15日起,我国开始执行新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食盐平均加碘量由原来统一的35mg/kg,下调为20~30mg/kg,并提供20、25、30mg/kg三种标准,允许各省自主加碘。是否使用碘盐还需考虑实际情况,切记盲目决定。
(1)碘在细胞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文中叙述说明无机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自己的家庭是否需要食用加碘盐,说明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回答:
(1)制作临时装片时,取根尖2~3mm是为方便找到_________区的细胞,根尖经过解离、漂洗后,用______染色,观察不同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位置。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如图中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细胞的时期,细胞在这一时期进行_________,为后续的分裂过程做好物质准备。
(3)为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细胞,此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_______。
(4)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变化是__________,此时期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为______条。
为研究棉花果实数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棉花植株进行了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及结果 | 1 | 2 | 3 | 4 | 5 | 6 |
去除棉铃百分比(%)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CO2固定速率相对值 | 28 | 22 | 20 | 18 | 14 | 13 |
(1)棉花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分子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上;可用_________提取。
(2)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在叶绿体基质中将C3还原成__________。
(3)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过程为:光能→_________→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选取长势相同、所处环境相同的棉花植株作为实验材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由表可知,空白对照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____;
(6)该实验结果说明,果实越多,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有人假设棉花果实少,叶片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蔗糖不能更多的向果实运输,过多淀粉、蔗糖在叶片中积累会_______光合作用速率。
(7)若验证上述假设,还需要测定各组________含量。
某组同学做“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组别 步骤 | 1 | 2 | 3 | 4 | 5 | 6 |
淀粉2mL | + | + | + | - | - | - |
淀粉酶2mL | - | - | - | + | + | + |
pH处理 | - | - | - | 1ml稀HCL | 1ml蒸馏水 | 1ml稀NaOH |
酶促反应及检测 | 1与4、2与5、3与6混合,37℃水浴10min后,滴加碘液 | |||||
结果 | 变蓝色 | 不变蓝 | 不变蓝 |
|
|
|
注:“+”表示加入某物质;“-”表示没加入某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组同学的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混合后的1、2、3号试管37℃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1号试管实验结果,溶液呈蓝色,说明稀盐酸破坏了唾液淀粉酶的__________,试管中仍然有淀粉。
(4)2号试管实验结果,溶液颜色不变,说明淀粉酶能__________淀粉彻底水解。
(5)理论上,3号试管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3号试管结果与理论预期不同的原因,小组讨论有两种推测。推测一:碱性环境下淀粉被淀粉酶彻底水解了;推测二:碘与试管中的NaOH发生反应被消耗了。为探究哪个推测成立,小组同学将3号试管溶液均分到甲、乙两只试管中。继续做了如下探究,第一组:用斐林试剂检测甲试管中是否存在还原糖。第二组:向乙试管加入1ml稀HCL,再滴加碘液,检测乙试管中是否有淀粉。
你支持推测____________。若你的观点符合实际,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黏膜细胞分泌胃酸的调控机制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等多糖必须水解成____________才能被吸收,胃腔中的水以________方式被吸收,因此离体状态的胃壁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发生______现象。
(2)进入胃中的食物会刺激胃壁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与胃粘膜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发携带H+/K+——酶分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形成深度折叠。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功能。
(3)图中放大部分显示,H+/K+——酶分子既能催化______,又具有________的作用,以_______方式分泌H+离子,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4)胃酸分泌过多对胃壁是一种损伤,酸阻抑性药物可以与组织胺发生竞争作用,从而抑制H+/K+——酶向细胞膜转移,减少H+的分泌,缓解病情。请依据图示,提出缓解该病情的其它治疗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乙为唾液腺细胞及其细胞膜结构模式图。
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2]______运输到[1]_______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均需[3]_______提供能量。
(2)图乙中,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5]_______,帮助某些离子进入细胞的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3)关于物质6、7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物质6、7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B.物质7嵌入部分氨基酸残基的R基含有疏水基团
C.不同细胞6、7的种类相同
D.物质6、7是静止不动的
(4)用红、绿荧光分别标记人、鼠细胞的膜蛋白,诱导两细胞融合,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________,结果如图丙所示。
(5)科学家据(4)实验结果提出两种解释嵌合体形成的假说。
假说一:融合细胞合成了新的膜蛋白;假说二:原有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运动。
①使用____抑制剂和ATP合成抑制分别处理融合细胞,均对嵌合体形成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结果否定了假说一。
②在15℃、20℃和26℃的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为_______,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支持。
(6)上述实验表明,细胞膜结构具有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