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细...

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

B. 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

C. 好氧细菌起指示作用

D. 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实验

 

A 【解析】 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则有光和无光是实验自变量,是否有氧气产生是因变量,对因变量的检测通常用好氧性细菌的分布来检测,该过程中应避免外界空气的影响。 A. 实验自变量是有无光照,无需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A错误; B. 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是为了排除环境中光线的影响,B正确; C. 好氧细菌集中在释放氧气多的部位,起指示作用,C正确; D. 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实验,利于观察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好氧型细菌分布的不同,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查看答案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 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 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D. 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查看答案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绣铁钉扎脚形成较深的伤口,应保持通气,以满足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B.稻田定期排水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避免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

C.食醋的制作是利用醋酸杆菌的有氧呼吸

D.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利于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无氧呼吸积累过多的乳酸

 

查看答案

人体剧烈运动时,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值为21,则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应是(     )

A.21 B.11 C.43 D.76

 

查看答案

细胞中合成ATP的途径不包括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蔗糖的合成 D.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