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2n=24)以自花授粉为主,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水稻的育性,当基因型为隐性纯合时,个体表现不育。研究人员对水稻突变体Q开展了如下研究,请回答问题:
(1)统计Q自交后代得到可育株为111株,不育株QM为308株。随着Q自交多代,类似分离情况再次出现。这一结果表明,该突变类型的遗传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2)进一步研究Q的减数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在__________期,能够观察到正常的____对染色体和一条额外的染色体,或者11组两两配对和一组3条染色体配对(三价体),推断Q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像这样的个体被称为三体。由Q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该育性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
(3)研究人员对Q的遗传模式推断如下图所示,并从Q的可育后代中,挑选自交后代可育:不育为__________的植株,进而选出了QM的非三体可育株。进一步设计__________杂交实验,发现均不能得到种子,推断该不育突变体QM为雌雄不育突变体。
(4)杂合基因型(Aa)自交一代可以分离25%的隐性纯合个体(aa),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隐性基因在后代中的比率将__________。若不育基因的染色体增加了一条,使基因型变为Aaa,自交n代后,不育隐性基因(a)可以稳定的存在于_____的群体中。
(5)请你结合以上资料谈谈三体水稻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_____。
餐厨垃圾废液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微溶性物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并利用,但由于初期有益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存在发酵周期长、效率低等缺点,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1)为探究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处理某餐厨垃圾废液的最佳接种量比,来制备微生物菌剂,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两种菌液进行不同配比分组处理如下表所示:
编号 | R0 | R1 | R2 | R3 |
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 | 1:0 | 0:1 | 1:1 | 2:1 |
将上表菌液分别接种于l00mL__________中进行振荡培养,振荡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本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为__________。
②培养3天后测定活菌数,取一定量菌液进行__________稀释,然后分别取0. 1mL的菌液采用__________法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中培养。进行计数时,可依据__________对两种菌进行区分,并选取菌落数在__________内的平板。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菌种比例对该餐厨垃圾废液中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降解效果,测得15天内废液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分别选取__________的接种比对该餐厨垃圾废液中蛋白质、脂肪降解效果最好。废液中个别组蛋白质含量在后期升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适量的碘射入是保证人体正常甲状腺功能的必要条件。科研人员以体外培养人体正常甲状腺细胞为模型,探讨碘过量对甲状腺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
(1)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I-)的浓度比血浆高20—25倍,该细胞依靠__________方式从血浆中摄取碘。
(2)滤泡上皮细胞在内质网上的__________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继而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并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含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腺泡腔内贮存。
(3)在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下,滤泡上皮细胞摄取碘化甲状腺球蛋白,成为胞吞小泡,小泡与细胞内__________融合,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分解形成大量T4和少量T3,即甲状腺激素,于细胞基底部释放入血液。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功能。
(4)体外培养甲状腺细胞,待细胞进入快速增殖期,分别加入浓度为0、1、10、50mmol/L的KI溶液处理24h。收集各组培养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计算LDH漏出率。取各组培养的细胞,检测并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实验结果如下:
KI(mmol/L) | LDH漏出率 | G1期 | S期 | G2—M期 | 凋亡率 |
0 | 34. 07% | 60. 09% | 32. 59% | 1. 15% | 9. 64% |
1 | 37. 47% | 59. 69% | 34. 04% | 6. 29% | 10. 48% |
10 | 37. 39% | 60. 39% | 35. 04% | 6. 28% | 10. 80% |
50 | 43. 27% | 72. 84% | 18. 66% | 8. 50% | 14. 76% |
注: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其中S期为DNA分子复制期;M表示分裂期。
①LDH是细胞内含有的酶,LDH漏出率的测定结果说明__________。
②细胞周期是细胞正常生长的关键,50mmol/L KI作用于甲状腺细胞24h,细胞周期会阻滞细胞于________期进行DNA修复,如果无法修复,就会诱导细胞_______。
(5)碘是维持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请结合上述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为什么建议人们要适量摄入碘___。
下表为不同动物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进入子宫的时间(小时),依据下表分析错误的是
发育阶段 发育时间 动物种类 | 2细胞 | 4细胞 | 8细胞 | 16细胞 | 桑椹胚 | 进入子宫时受精卵的发育天数(天) |
小鼠 | 24~38 | 38~50 | 50~60 | 60~70 | 68~80 | 3 |
牛 | 27~42 | 44~65 | 46~90 | 96~120 | 120~144 | 4~5 |
马 | 24 | 30~36 | 50~60 | 72 | 98~106 | 6 |
A.小鼠胚胎进入子宫时的发育程度比牛的高
B.体外马胚胎移植到子宫时选择16细胞阶段
C.受精卵发育的阶段顺序为2-4-8-16-桑椹胚
D.2-4-8-16细胞发育阶段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茎尖超低温疗法是一种马铃薯脱毒方法。科学家以单病毒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PVS(马铃薯S病毒)感染的马铃薯试管苗为实验材料,对不同大小的茎尖超低温处理后,再生培养,选取培养18周的20棵植株进行检测以获得病毒保存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病毒感染类型 | 茎尖大小(mm) | 病毒保存率(%) |
PLRV | 0. 5 | 0(0/20) |
1. 5 | 35(7/20) | |
PVS | 0. 5 | 100(20/20) |
1. 5 | 100(20/20) |
注:括号内数字表示检测阳性样本量/检测总样本量
结合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超低温处理后的再生培养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可以利用PCR技术检测马铃薯植株中的病毒保存率
C.1. 5mm的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优于0. 5mm的茎尖
D.应设置一组未受病毒感染的马铃薯试管苗作对照组
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杂食性鸟位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
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为大型真菌
C.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在d中
D.a+c表示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