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近50年来,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再加上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调查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型,种群增长率在________段最大,e点种群数量比d点______。曲线中d~e段变化表明该生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它的基础 是________________。
(2)从森林到灌丛的演替过程,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_。
(3)图2中,AB段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_;C点后,该种群死亡率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在调查某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当个体数量较少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森林群落呈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空间特征),有助于降低物种间的生存斗争。直接决定群落中各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所涉及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当人体受到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 膜蛋白的位置、功能 | 膜蛋白的类型 |
A. | 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 受体 |
B. | 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 | 载体 |
C. | 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TP合成 | 酶 |
D. | 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 | 抗原 |
A.A B.B C.C D.D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可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暴露其抗原,但不属于免疫细胞
B.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缩短
C.同一人体内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D.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舒张
B.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
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
D.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A. 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 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 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 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