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_。
(2)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自生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请你写出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自生固氮菌和酵母菌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发现,在某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生物材料,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两个科研小组利用果蝇做研究实验。
科研小组A:经紫外线照射野生型(黑檀体)果蝇,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灰体果蝇。
科研小组B:选取果蝇的刚毛和截毛纯合品系分别进行正、反交,结果F1代均表现为刚毛。对F1中的雌果蝇进行测交,后代中刚毛个体和截毛个体数量比为1︰1。在刚毛和截毛性状遗传中无突变和致死现象发生。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适合做遗传学研究材料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2)科研小组A经研究发现灰体果蝇出现是由于野生型果蝇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灰体性状为_________。
(3)科研小组B认为果蝇截毛性状遗传方式不是伴X隐性遗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欲进一步确定控制截毛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Y同源区段上,科研人员利用F1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通过统计每对果蝇后代表现型并分析,请你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
某湖泊生态系统有A、B两种鱼种群,种群A主要以生物a为食,种群B主要以生物b为食,种群A、B都能以生物c为食物。A种群的鱼类由于肉质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当地养殖户在增加A种群鱼类养殖的同时,也使湖中藻类爆发,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1)多年跟踪研究发现,种群A、B都局限在一定空间觅食,同时都逐渐减少对生物c的捕食,这样可以________,是生物长期适应和________的结果。
(2)严重污染导致该湖泊生态系统_______稳定性下降,该稳定性强弱主要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为提升该生态系统稳定性,你可以提供哪些合理建议?(不少于2点建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叶日中花是植物耐盐性研究的模式植物,某校生物科技小组以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等为指标研究外源赤霉素(6-BA)对冰叶日中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其结果如下图所示。(注:发芽势是指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最高峰时,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测样品种子数的百分率;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发芽指数是种子的活力指标。)
(1)赤霉素的作用除促进种子萌发外,还具有促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作用。
(2)分析图1和图2实验结果,请你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方面帮助科研人员描述外源6-BA对冰叶日中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单独用赤霉素解释种子萌发率高与低存在不科学之处,该同学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度(Pn)。图甲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乙是不同的NaHCO3浓度(pH=8.5,25℃)条件下测得Pn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_____________,可研究光强、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在测定不同光照对Pn的影响时,需要精确控制温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HCO获得CO2。图乙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________;在更高NaHCO3浓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藻培养过程中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计数。
某种细菌(Z)能依赖其细胞膜上的H+载体将胞内的H+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研究者得到该细菌H+载体结构改变的一种突变体(T),并比较了Z、T分别纯培养时细菌数量和培养液pH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细菌消耗的ATP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T细菌可能是主动运输排出H+能力下降的一种突变体
C.pH为4.5后Z细菌群体中个体的繁殖速率开始小于死亡速率
D.培养环境的空间、资源有限和天敌增加使两种菌呈现“S”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