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某湿地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 主要植物类型 | 昆虫种类数 | 昆虫密度实验前 |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区 | 海蓬子 | 互花米草 | 47 | 20 | 14只/m2 | 2.3只/m2 |
对照区 | 海蓬子 | 海蓬子 | 47 | 20 | 13只/m2 | 111只/m2 |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除图中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该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
(3)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为____________,而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中循环的形式是_________。碳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
(4)若鸟的食物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________,(传递效率按20%计算)。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Ⅰ.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问题:
(1)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因此制作过程中需要对泡菜坛进行密封处理。有时还需要加入一些“陈泡菜水”,目的是________。
(2)在泡菜腌制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将减少,种类将_______,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3)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对氨基苯磺酸溶解于盐酸中,与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_________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下图是制备的亚硝酸钠标准显色液,其中①号管中不含亚硝酸盐,作为_____对照。
Ⅱ.请回答与“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有关的问题:
(1)葡萄先用水洗净后,需用鲜红紫色的__________溶液浸泡5min;榨汁前需要除去果柄,此操作是在清洗之后进行的。
(2)接种菌种前干酵母制成糊状后,为使酵母迅速发生作用,可加极少量_______。
(3)葡萄浆放入发酵瓶中,装量不要超过_________。
(4)为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下列选项中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__________。
A.用果酒为原料 B.增加醋杆菌的数量
C.控制适宜的发酵温度 D.发酵阶段封闭充气口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
B.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25%
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104 kJ/(m2·a)
D. 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个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K/2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改变
B.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率
D.可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的c为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是b
C.图2中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图2中的丁与图1中的a表示的含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