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糖尿病是胰岛B细胞被选择性破坏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治疗。科学家将由患者血液细胞重新编程得到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移植到患者体内,有望根治I型糖尿病。为了探究iPSC移植后的治疗效果,科学家用小鼠做了如下实验:
将90只健康、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不作处理,为对照组;乙组制作成糖尿病模型小鼠,为糖尿病组;丙组制作成糖尿病模型小鼠后,再移植iPSC,为移植组。三组小鼠均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喂养,定时测量各组小鼠空腹血糖含量及其体重。第22天从每组小鼠中各取5只小鼠,禁食8小时后,腹腔注射10%葡萄糖溶液进行糖耐受能力(指机体对血糖浓度的调节能力)的检测试验。结果如下图表所示,回答问题:
组别 | 2周 | 4周 | 6周 |
对照组 | 6.90 | 8.00 | 7.30 |
糖尿病组 | 24.70 | 25.20 | 24.30 |
移植组 | 22.40 | 18.60 | 15.30 |
不同时间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nmol/L)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周后,移植组小鼠与糖尿病组小鼠相比血糖浓度________;糖尿病组小鼠体重变化为____________,表现出糖尿病的__________典型症状。
(3)糖耐受能力试验中,移植组小鼠较糖尿病组小鼠对血糖的调控能力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叶海蜗牛没有贝壳,幼体棕色,半透明,吞食藻类植物后会变得翡翠般鲜绿,活像一片绿叶,故得名。研究发现,绿叶海蜗牛组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原因是藻类植物被吞食后,其细胞会被分解,但叶绿体会被完好的吸收进入海蜗牛的组织细胞。绿叶海蜗牛进食一次后便终生禁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被吸收进入海蜗牛组织细胞的方式应为__________。
(2)绿叶海蜗牛组织细胞中产生O2的场所是叶绿体中的______,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缺少光照,绿叶海蜗牛会由绿变棕、发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叶海蜗牛若长期处于黑暗中会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光照条件下,某个18O标记的水分 子进入绿叶海蜗牛的线粒体中参与了呼吸作用,较早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_________,继而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研究者在同一片自然水域中获取了两种单细胞生物甲与乙,设计了物种甲与物种乙共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物种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B.两物种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的是甲物种
C.该实验的设计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D.物种甲与物种乙存在协同进化关系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
B.从种群“J”型曲线可看出,曲线底部种群数量增长缓慢,随后种群数量增长越来越快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一定是平衡的
D.群落中的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只受植物激素的调节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在调节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起拮抗作用
C.枝条上部越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越大
D.植物激素一般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为调节细胞代谢提供信息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抑制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B.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D.普通小麦(6n=42)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