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
B.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其可能的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大
D.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的数学模型总体上符合Nt=N0·λt
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一强一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B.均匀分布的种群种内竞争激烈
C.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同一物种的种群性别比例不会发生变化
下图中曲线l、Ⅱ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变化两种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I的K值是指K1,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而淘汰的个体
C.曲线I中的环境比曲线Ⅱ的更适合该野生生物生存
D.AB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 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 第4年到第5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C. 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
D. 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
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或一种生物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种群呈“J”型增长
B.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5
C.大熊猫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最大
D.图中阴影面积代表环境阻力,其面积增大K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