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Ⅰ.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 ②检测花生子叶细胞内的...

.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 ②检测花生子叶细胞内的脂肪颗粒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  ④生物组织中淀粉的检测  ⑤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需水浴加热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请选择在实验①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___________(填序号)。

 0.1g/mLNaOH    0.1g/mLNaCl   0.01/mLCuSO4 

 0.05g/mLCuSO4  ⑤分别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3)实验②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测定其还原糖的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含有还原糖。有观点认为: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甘薯含还原糖。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请填空: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②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 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 AB两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3)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该观点正确。

 

②和⑤ ①和⑤ ①④⑥ 洗去浮色 B 等量斐林试剂 50-65℃水浴加热2min A管出现砖红色,B管不变色 【解析】 Ⅰ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3.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 4.根据题意可知,本试验的目的是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马铃薯和甘薯中都含有大量的淀粉,甘薯含还原糖而马铃薯不含有,说明甘薯中的淀粉可以被分解,甘薯中含有淀粉酶,而马铃薯中的淀粉不能被分解,可能是不含淀粉酶,再依据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来验证最终结果,根据这一原理进行实验探究完成本实验即可。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②⑤;上述实验中,“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才需要水浴加热,即①和⑤需要水浴加热。 (2)检测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由甲液(0.1g/mLNaOH)和乙液(0.05g/mLCuSO4)组成,使用时应该混合后再使用,且需要水浴加热,故选①④⑥。 (3)检测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Ⅱ(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甘薯含还原糖。因此,实验原理: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②还原糖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故选:B。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 第四步:将A、B两支试管在50-65℃水浴加热2min,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还需要水浴加热。 实验结果:若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则A管砖红色,B管蓝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物体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的。下图是人体细胞内常见有机物的元素组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①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则物质①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物质②是肝细胞内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则物质②是________。与等质量的物质②相比,物质③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约是2.3倍,则物质③是________

3)物质④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物质④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生物大分子物质⑤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则物质⑤与________染液亲和力强。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 O2吸收量 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 xy =" Yz" 。则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量呼吸( )

A.释放的能量相等

B.消耗的有机物相等

C.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

D.消耗的氧相等

 

查看答案

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混合,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

 

 

A. 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B. a值应当为0

C. 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 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

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B. A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C. 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甲组浑浊程度更大

D. D瓶应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与E瓶相连,以除去瓶中的O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