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是人体感染H1N1病毒后,神经-激素-免疫调节共同调节清除病毒的过程。 (1...

如图是人体感染H1N1病毒后,神经-激素-免疫调节共同调节清除病毒的过程。

1)当人感染H1N1病毒常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或人体T淋巴细胞分泌的______改变了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最终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2)感冒发烧时应多喝水,此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__,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弱,尿液增加,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3)当人精神状态不好时(如焦虑、紧张),更易感染H1N1病毒而患病,其原因是______

4)从图信息得到当人体受到焦虑紧张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传到下丘脑,再传到垂体的原因是______

 

淋巴因子 甲状腺 渗透压感受器 肾小管和集合管 精神状态不好时,会降低T细胞的活性,淋巴因子减少,并使抗体产生也减少,从而使免疫功能下降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传给突触后膜 【解析】 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人体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能使人体产热增加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 (1)分析题图可知,人感染H1N1病毒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下丘脑的体温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紊乱,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从而引起人体体温升高; (2) 喝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尿量增加; (3) 分析题图可知,人体精神状态不好、焦虑或者紧张时,会降低T细胞的活性,淋巴因子减少,并使抗体产生也减少,从而使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实现,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当人体受到焦虑紧张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传到下丘脑,再传到垂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

1)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细胞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为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3)已知抗旱性(R)和多颗粒(D)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

①F2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

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型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真核细胞中______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到细胞质中。

2)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_____(填相同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______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3)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RNA。为确定新合成的噬菌体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15NH4Cl13C-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细菌利用它们合成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核糖体的细菌。

将这些细菌转移到含14NH4Cl12C-葡萄糖的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______核糖核苷酸为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______(填合成了没有合成)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______,说明______核糖体相结合,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4)若要证明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信使,还需要进行两组实验,请选择下列序号填入表格。

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细菌DNA混合

将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噬菌体DNA混合

组别

实验处理

预期结果

1

________

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2

________

不出现DNA-RNA杂交现象

 

 

 

查看答案

野生型果蝇体色出现了灰身和黄身的变异,其中灰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A(其等位基因为a)控制,黄身由基因B(其等位基因为b)控制。为研究果蝇体色的遗传情况,研究人员多次重复做了以下杂交实验;

P:灰身♂×黄身♀→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黄身:灰身=9:3:3)(注:实验期间未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1)控制果蝇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你认为基因A和基因a的碱基对数目是否一定相同并说明理由______

(2)通过对F2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分析,可推测F2中有个体致死现象,但不能确定致死个体的性别。请结合基因B和b可能位于的染色体说明不能确定致死个体性别的理由。______

(3)若F2中雄性个体数量与雌性个体数量之比为l:1,则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在晴朗夏季,将大豆幼苗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的完全营养液中,并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甲所示曲线,图乙是大豆幼苗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变化曲线,图丙是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密闭小室,测定在特定光照强度下大豆幼苗的光合速率,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点代表的生理状态与图乙中______点相对应,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图甲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_____。幼苗体内有机物的量在“24h”时比“0h”有何变化?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

2)若图丙装置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当光照强度由图乙M点向N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变化时,有色液滴会______ (填向左向右)移动。

3)如果要使用图丙装置测定该植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在不增加新的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该如何设计实验? 简要写出设计思路:______

4)若要用图丙装置测量大豆幼苗在某一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a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b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C.c细胞与d细胞均在胸腺中成熟

D.d细胞受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