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①、⑤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③、④
C.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③、⑥ D.肌肉细胞吸收水——②、④
图所示为胞吞的一种特殊形式---受体介导的胞吞,当专一的分子与受体结合,会引起细胞膜内凹形成有被小窝,进而与细胞膜脱离形成有被小泡,将物质转运入细胞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受体介导的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B.该过程进行伴随着ATP的水解
C.该过程可以让细胞获得大量专一物质
D.温度变化不影响受体介导的胞吞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果脯在腌制时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氧气进出细胞通过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的帮助,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变形虫吞噬食物颗粒,要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
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
B.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
C.将图2与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
D.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Na+-K+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载体既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和K+出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B.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C.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Na+-K+泵是一个可同时反向转运两种离子的载体蛋白,该过程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无关
请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1858年,8岁的乔治•亨廷顿(George Huntington)随同他的医生父亲出诊,偶遇两位极度消瘦的妇女,她们身体扭曲,手臂不时地摆动,表情痛苦。这次偶遇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后很多年,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这种疾病。1872年亨廷顿发表论文,首次对这种病的发病地区、特点以及家族遗传性进行了系统而准确的描述。后来这种疾病被命名为亨廷顿舞蹈病(HD)。
H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遗传病,约三四十岁发病,患者肢体运动时痉挛且无法控制,即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并伴有认知障碍。症状一旦开始就没有治愈的希望,发病10~15年死亡。1983年,HD基因被定位于4号染色体上,10年后被分离出来,其编码的蛋白质HTT也被发现。HD的病因是正常HTT(wtHTT)突变为异常HTT(mHTT),mHTT可使神经细胞内其他蛋白错误折叠,从而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2019年10月31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多学科团队在《Natur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找到了4种小分子物质,称之为“分子胶水”。“分子胶水”牢牢地将自噬标记物LC3及mHTT黏在一起,进而将mHTT包裹进入自噬小体进一步降解,如下图所示。
在HD病人细胞、HD果蝇模型等的研究中发现,“分子胶水”可显著降低mHTT含量,而对wtHTT含量几乎没有影响。mHTT和wtHTT相比,唯一的差别是mHTT含有过长的谷氨酰胺重复序列(polyQ)。目前已知九种polyQ疾病,都是由特定的含有过长polyQ的突变蛋白导致,其中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III 型疾病是中国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polyQ 疾病,临床表现为运动的协调障碍、无法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等症状。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生物学话题______。
(2)自噬小体会和甲______(细胞器)融合,mHTT蛋白被其中的______(物质)降解,从而有效改善实验动物HD症状。
(3)“分子胶水”仅黏附mHTT而不与wtHTT结合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
(4)请结合文中内容和你的理解,提出“分子胶水”的应用前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