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热性惊厥(FC)是指当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在38~40℃时发...

热性惊厥(FC)是指当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导致体温在3840℃时发生的惊厥。与小儿脑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结构简单、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平衡等有关。分析回答问题。

1)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发育不成熟,对体温的控制力不强。当机体发热时,神经细胞的代谢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高级神经中枢________产生强烈的放电,患儿全身或局部的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即出现肢体抽搐等现象。

2)脑中约60%70%的突触利用谷氨酸作为主要的神经递质,患儿高热时神经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谷氨酸,下图为其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

①大量的谷氨酸以________的运输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大量进入细胞内,激活________进而产生过量的NO,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或痉挛;同时使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高引发_________,导致惊厥发作。

②正常生理状态下,当细胞内过多时,通过________逆浓度将过多的排出,以避免可能引起的神经细胞衰老或死亡。

3)长期的反复发生的FC可移行为癫痫(EP),通过对156FC患儿的脑电图(EEG)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_

FC的临床与EEG分析

 

体温/

FC发作

EEG检查

年龄/

 

≤38.5

>38.5

首次

反复

二周内

二周后

≤3

>3

EEG正常例数

10

101

74

27

45

65

100

11

EEG异常例数

15

30

24

31

34

11

28

17

合计

25

131

98

58

79

77

128

28

 

①首次发作体温越低,EEG异常率越高

FC患儿年龄越大,EEG异常检出率越低

③若二周后EEG检查仍然异常,则需进一步治疗以避免FC可能移行为EP

④减少长期的反复发生的FCEP的预防有一定的价值

 

下丘脑 大脑皮层 胞吐 一氧化氮合酶 动作电位 泵 ①③④ 【解析】 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2.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使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后模,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兴奋通过突触时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神经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进入细胞内,当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Cl-内流进入细胞内。 3.识图分析可知,图中谷氨酸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大量Ca2+进入细胞内,激活细胞内的一氧化氮合酶促进精氨酸转化为NO,过量的NO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或痉挛。 (1)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发育不成熟,对体温的控制力不强。当机体发热时,神经细胞的代谢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使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产生强烈的放电,患儿全身或局部的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即出现肢体抽搐等现象。 (2)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神经递质谷氨酸以胞吐的方式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A受体结合,促进大量Ca2+进入细胞内,激活一氧化氮合酶促进精氨酸转化为NO,过量的NO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或痉挛。同时使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高,使得钠离子大量内流引发动作电位的产生,导致惊厥发作。 ②正常生理状态下,当细胞内Ca2+过多时,通过Ca2+泵将过多的Ca2+运出细胞,以避免可能引起的神经细胞衰老或死亡。 (3)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首次发作体温≤38.5℃,EFG正常的有10例,而EFG异常的有15例,体温>38.5℃的,EFG正常的有101例,而EFG异常的有30例,因此首次发作体温越低,EEG异常率越高,①正确;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C患儿年龄≤3岁的,EFG正常的100例,异常的28例,而FC患儿年龄>3岁的,EFG正常的11例,异常的17例,因此FC患儿年龄越大,EEG异常检出率越高,②错误;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若二周后EEG检查仍然异常,则需进一步治疗以避免FC可能移行为EP,③正确; ④根据表中数据FC的发作和二周前后EFG的检测情况可知,减少长期的反复发生的FC对EP的预防有一定的价值,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野生型豌豆细胞能产生豌豆素,它是一种能抵抗真菌感染的天然化学物质。该物质的产生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其中基因A决定豌豆素产生,基因B抑制基因A的表达。某研究小组用两个不产生豌豆素的突变纯合品系豌豆和纯合野生型豌豆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别

亲本

表现型

表现型

突变品系野生型

产生豌豆素

3/4产生豌豆素,1/4不产生豌豆素

突变品系野生型

不产生豌豆素

1/4产生豌豆素,3/4不产生豌豆素

突变品系突变品系2

不产生豌豆素

3/16产生豌豆素,13/16不产生豌豆素

 

(1)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用实验一中能产生豌豆素的豌豆与实验二中不产生豌豆素的豌豆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纯合野生型植株占________

4)在真菌感染严重地区,Ab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欲通过一次自交实验来检测实验三中不产生豌豆素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该实验思路是否可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图1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mm×1mm×0.lmm),图2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1)取样时应先振荡试管,原因是________。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________(选填”“)滴加样液。

2)在计数前常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___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计数。计数时若图1双线边内有4个细胞为蓝色,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个。

3)比较图2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增长速率、种内斗争的强度以及时两批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 “a=b”“a<b”

4)若在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74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感染宿主细胞后,先形成复制型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母链为正链,子链为负链),转录时以负链为模板合成mRNA。下图为174噬菌体的部分基因序列(正链)及其所指导合成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图中数字为氨基酸编号)。分析回答问题。

1)基因DE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分别是_______,翻译形成的一条肽链中分别含有________个肽键。

2)基因E的负链DNA作为模板指导合成的mRNA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3%mRNA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腺嘌呤分别占32%22%。则与mRNA对应的复制型的双链DNA分子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基因E的负链DNA作为模板指导合成的mRNA中,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核糖核甘酸。

3)与宿主细胞的DNA复制相比,174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形成复制型双链DNA分子过程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

4)由于174噬菌体单链DNA中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导致基因D.指导合成的肽链中第59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密码子为GUUGUCGUAGUG)变成丙氨酸(密码子为GCUGCCGCAGCG),则该基因中碱基替换情况是________

5)一个DNA分子上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这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其主要的遗传学意义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小球藻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常用的实验材料,图1为小球藻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科研人员利用固定化技术探究光质对小球藻影响,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球藻液均分两份,一份用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均分4组编号为A1A4;另一份小球藻液不作处理,也均分4组编号为 B1B4。然后将A1A2B1B2置于3W白光下连续光照培养,将A3A4B3B4置于3W黄红光下连续光照培养,分别测出它们的吸光度(吸光度间接衡量小球藻的生物量)和溶氧量,结果见图2、图3。分析回答问题。

   

   2不同光质对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              3不同光质对小球藻溶解氧产生的影响

1)图1中过程①发生场所为________,物质Ⅹ是________,①~⑤中能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

2)图2中吸光度B1明显大于A1B3明显大于A3,这说明固定化技术对小球藻的增殖起_________。(选填“促进”“抑制”)作用。在培养前36小时内,白光和黄红光对小球藻生物量基本________(选填“有”“无”)影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由图3可知,各组小球藻液中的溶解氧都有所增加,原因是________;对小球藻溶解氧产生更有利的条件有________

 

查看答案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前期病理基础,而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是AS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LDL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在人体细胞中主要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问题。

1)与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相比,LDL膜结构的不同点是________LDL能够将包裹的胆固醇准确转运至靶细胞中,这与其结构中的________和靶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直接相关

2LDL通过途径①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经过脱包被作用后与胞内体(膜包裹的囊泡结构)融合,整个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的结构特点。

3)细胞将乙酰CoA合成胆固醇的细胞器是________,胆固醇是构成________结构的重要成分,同时也参与血液中________的运输。

4)当细胞内胆固醇过多时,细胞可通过________等途径调节胆固醇含量。

①提升还原酶的活性  ②增加细胞膜上LDL受体的数量     ③抑制LDL受体基因的表达  ④抑制乙酰CoA合成胆固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