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与外界隔离的岛屿上,经调査该地区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

某与外界隔离的岛屿上,经调査该地区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个体中白化病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2a/(l+a)

B.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

C.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1—c)2/2

D.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白化病和抗维生素D佝倭病的占ac

 

D 【解析】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计相关计算 (1)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①定义公式法: 某基因频率= (纯 合 子 个 体 数 × 2 + 杂 合 子 个 体 数)/(个 体 总 数 × 2); ②基因型比率法:某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因型比率+ 1/2杂合子基因型比率 (2)基因型频率:指在一个种群中某种基因型的所占的百分比. 基因型频率= 该 基 因 型 的 个 体 数 目/该 种 群 个 体 总 数 根据题意可知,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正常基因的频率为1-a,则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1-a)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为2×a×(1-a),则正常个体中白化病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 2a /1+a ,A正确;男性的基因型有XBY、XbY,而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因此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则正常基因频率为(1-c),因此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 (1-c)2/ 2 ,C正确;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占b2/(2c-c2),D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生物性状控制和人类遗传病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B超检查能够及时地发现胎儿的染色体组成是否正常

B.人的白化症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在胰岛素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源无遗传效应的DNA序列,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D.囊性纤维病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环境剧变会加快生物的变异速度,一定会导致生物快速进化

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E

甲突变体

乙突变体

丙突变体

丁突变体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E→C

D.甲突变体因最先不能合成E物质而最终导致不能合成色氨酸

 

查看答案

下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处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形成,②处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①处有DNA聚合酶参与,②处没有DNA聚合酶参与

C.①②两处都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图中DNA可以与有关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D.DNA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均可以控制如图过程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用显微镜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B.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C.DNA聚合酶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D.若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丢失了若干个碱基对,则属于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