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科学家提取光合细菌质膜上蛋白质复合物M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复合物N,与人工脂双层膜...

科学家提取光合细菌质膜上蛋白质复合物M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复合物N,与人工脂双层膜构建重组囊泡,进行实验并得出如下表所示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囊泡类型

囊泡内溶液pH

囊泡外溶液pH

囊泡外溶液ATP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

光照

M+人工脂双层膜

不变

↓↓↓

不变

↑↑↑

N+人工脂双层膜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M+N+人工脂双层膜

不变

不变

人工脂双层膜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注:①4组囊泡均置于富含ADPPi的溶液中,囊泡内外溶液pH均为7

②“↓”和“↑”表示下降和上升,数量表示变化幅度

A.M载体,运输的能量来自光能

B.M能接受光能,且具有ATP合成酶的功能

C.乙组和丙组对比说明N不能接受光能

D.丙组中ATP合成需要的能量可能来自囊泡内的外流

 

ACD 【解析】 据表分析,M+人工脂双层膜在黑暗条件下无任何变化,但在光照的条件下,囊泡内溶液pH下降,囊泡外溶液pH升高,但囊泡外溶液ATP没有生成,说明在光照的条件下,M蛋白能起到运输的作用。N+人工脂双层膜无论在黑暗和光照的条件下,都无任何变化,M+N+人工脂双层膜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合成ATP。综合分析,M蛋白是的运输载体,N蛋白具有ATP合成酶的作用,据此分析。 A、据表分析,只有在光照的条件下,M蛋白才能运输,说明运输需要能量,能量来自光能,A正确; B、M能接受光能,但不具有ATP合成酶的功能,B错误; C、乙组无论光照还是黑暗条件下均无ATP的产生,也没有的运输,而丙组在乙组的基础上加入了M蛋白,光照条件下就有ATP的产生,说明N不能接受光能,C正确; D、综合分析,M蛋白能吸收光能并产生的浓度差,提供动力势能,N蛋白具有ATP合成酶的作用,在两者结合下,最终产生了ATP,D正确。 故选A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某种食肉动物引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A.该动物不适应新的环境被淘汰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

C.该动物获得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10% D.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

 

查看答案

格陵兰岛年均气温在0℃以下,常年冰封且日照时间很短,除了一些苔原植物,几乎没有树木能在这里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格陵兰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差 B.格陵兰岛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髙

C.格陵兰岛的苔原群落不具有垂直结构 D.格陵兰岛的苔原群落能演替成森林

 

查看答案

麻雀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属于留鸟,不进行季节性迁徙。某地区的麻雀有家麻雀、树麻雀、黑顶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所有的麻雀属于一个种群

B.利用标志重捕法可精确计算出家麻雀的种群密度

C.季节变化不影响黑顶麻雀的种群密度

D.山麻雀在觅食区集群分布不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土层

物种数

个体总数

0~5cm

11

79

5~10cm

4

20

10~15cm

3

13

 

 

A.表中数据可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得出

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和温度无关

C.花坛0~5cm土层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最高

D.土层中的小动物类型不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麝类动物已极度濒危,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1年到2012年间对某林麝自然栖息地附近圈养的林麝种群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1年到2012年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B.2005年后,林麝种群数量变化类似“J”型增长

C.适当增加雌性林麝所占比例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D.在林麝自然栖息地附近建立圈养场属于就地保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