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预计到下世纪中后期,大气CO2浓度将是现在...

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预计到下世纪中后期,大气CO2浓度将是现在的两倍。科研人员研究了CO2浓度倍增对培养在适宜温度下的大针茅O2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曲线可知,CO2浓度倍增导致大针茅O2释放速率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水分充足、光照强度为15001ux条件下,CO2浓度倍增,但O2释放速率并没有倍增,说明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还可能包括______________(答出2个)。

3)据图分析,干旱季节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措施减缓大针茅光合速率的降低。

 

升高 CO2浓度倍增,暗反应加快,和ATP消耗速率增加,水光解速率增加 色素含量、NADPH和ATP含量、酶的数量(活性)、C5的数量等 增加水分供应、增加CO2浓度 【解析】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分析曲线可知,不管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还是水分亏缺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导致大针茅O2释放速率均升高。由于CO2是暗反应的原料,CO2浓度倍增,暗反应加快,和ATP消耗速率增加,水光解速率增加。 (2)在土壤水分充足、光照强度为15001ux条件下,及时增加关照强度,O2释放速率不再增加,说明此时光照强度、CO2浓度、水分等都不再是影响因素,则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为色素含量、NADPH和ATP含量、酶的数量(活性)、C5的数量等。 (3)通过两种条件下的曲线图分析,土壤水分充足,O2释放速率高。CO2浓度倍增,O2释放速率高。因此在干旱的季节可以通过增加水分供应、增加CO2浓度等措施来减缓大针茅光合速率的降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课外小组对某地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6年的调查,结果如下。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年份

植物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白杨(株/100

0

1

2

4

8

8

马齿苋(株/

20

18

15

11

05

02

狗尾草(株/

53

48

40

31

18

15

白茅(株/

11

13

17

22

31

48

鼠(只/100

1

2

5

8

12

15

 

 

A.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调査所得数据应比实际值偏大

B.调查4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大小应相同

C.6年内,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白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马齿苋和狗尾草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若干年后两种群可能会消亡

 

查看答案

研究表明,牛缺少编码纤维素酶的基因,胃中却有多种纤维素分解菌,所以可以利用富含纤维素的秸秆作为饲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牛与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为互利共生关系

B.牛消化道中未消化的纤维素会被分解者利用

C.纤维素分解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D.能量流动的方向是草→牛→纤维素分解菌

 

查看答案

弓形虫是一种胞内寄生虫,会引起人畜的弓形虫病。为研究单克隆抗体对弓形虫的作用,将弓形虫在含一定浓度抗体的培养液中培养1小时,再与能连续分裂的细胞共同培养,测得细胞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接触抗体的弓形虫与细胞共同培养作为对照组

B.弓形虫进入机体后不会引起机体发生细胞免疫

C.口服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可有效治疗弓形虫病

D.实验表明抗体能减弱弓形虫对细胞增殖的抑制

 

查看答案

人体中抗体种类远超过抗体基因的种类数,研究发现,B细胞发育过程中,决定抗体可变区的基因(V基因片段和J基因片段)会发生重排,使抗体呈现多样性。如图表示抗体基因指导合成抗体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细胞核,②过程发生在细胞质

B.①过程会发生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合成

C.抗体的特异性由可变区体现

D.一种浆细胞中只有一种重组基因能够表达

 

查看答案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出现打寒战、心跳加快、尿量增多等现象,此时体内发生的调节过程有(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B.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细胞耗氧量增多

C.汗腺分泌减少,尿量增多

D.低级神经中枢控制肌肉收缩,产热增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