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直到1952...

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直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人们才确信DNA是遗传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被认为是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B.人们对于蛋白质分子组成的认识早于对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组成的认识

C.格里菲思以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解析】 20世纪20年代,人们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当时大多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20世纪30年代,人们才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 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赫尔希与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未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与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相符,是人们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A正确; B、在人们认识到DNA分子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之前,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B正确;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并没有说明DNA是转化因子,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C错误; 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一种DNA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上用于预防乙肝的疫苗大多数为基因工程疫苗,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简称乙肝表面抗原)。如图为乙肝疫苗的生产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疫苗生产过程中,需要从乙肝患者的肝细胞中提取乙肝表面抗原的mR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然后利用乙肝表面抗原的mRNA_______________催化作用下合成乙肝表面抗原基因。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_____,为使乙肝表面抗原基因正常表达,基因表达载体的首端需要添加启动子,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三种方法均可获得相同的乙肝疫苗,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为提高重组DNA导入酵母菌的转化效率,常用_______________溶液处理酵母菌细胞。从微生物的特点角度分析,用发酵工程的方法生产乙肝疫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传统发酵技术丰富了人们的餐饮生活,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利用带盖的发酵瓶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然后再将瓶盖拧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将瓶盖完全打开,不久酒就会变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备过程中,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成_______________,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从而使豆腐变为味道鲜美的腐乳。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_______________加卤汤装瓶一密封腌制,卤汤中酒的含量过低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过程中,泡菜坛需要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当浓度达到12%以上时,发酵速率逐渐变缓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果蝇的体色有灰身和黑身(用Aa表示)、刚毛有长刚毛和短刚毛(用Bb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将一只灰身短刚毛雌蝇与一只黑身长刚毛雄蝇杂交,中雌蝇均为灰身长刚毛、雄蝇均为灰身短刚毛,让自由交配,获得中灰身长刚毛:灰身短刚毛:黑身长刚毛:黑身短刚毛。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对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F2中,灰身长刚毛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雌蝇中纯种占_________________

3)欲验证中雌蝇的基因型,可从中选择相应个体与之杂交,则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表现型),预测结果为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表现型及其比例,不用标出性别)。

 

查看答案

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此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如图是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图可知,水蚤和轮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水蚤属于第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2)通常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若图中藻类能为鲶鱼所处的食物链提供2 000 kJ的能量,则鲶鱼能够得到的最少和最多能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kJ_________________kJ。由此分析可知,若人以鲶鱼为食,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繁殖季节,青蛙可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_________信息求偶,可见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水稻幼苗会出现芽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的现象,如图1所示,这种现象与水稻幼苗体内的生长素有密切关系;图2为水稻幼苗的根、芽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是由水稻幼苗体内的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它的分布会受到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因素的影响。

2)图2中代表水稻幼苗根背光侧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的点是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促进幼苗的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约为____

3)有人认为水稻幼苗根尖的背光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探究根尖背光生长与两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水稻幼苗均分为6组,将第15组水稻幼苗的根尖放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将第6组水稻幼苗的根尖放在____中培养作为对照。

②将上述几组水稻幼苗置于单侧光照环境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测量根尖背光生长的弯曲程度,测定各组培养液中乙烯的含量,并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培养液中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背光生长弯曲程度越大。

实验结论:高浓度的生长素会____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乙烯的合成,二者共同调节,使根尖背光生长。

4)研究表明,乙烯可抑制根尖伸长区细胞的伸长。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单侧光使根尖背光生长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