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是某研究性小组绘制的某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表格是该小组对湿地能量流动的调...

如图是某研究性小组绘制的某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表格是该小组对湿地能量流动的调查结果[单位为103kJ/m2·y],请分析回答:

 

同化能量

储存能量

呼吸消耗

A

900

200

700

B

180

60

120

C

14

2

12

D

100

18

82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

2)太阳能主要通过______(填“生理作用”)过程输入到由图中ABCD等生物构成的______中,E表示______

3)若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则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4)第二营养级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填“生态系统的成分”),另一部分同化后用于自身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5)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即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具备______能力,能够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______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

6)该湿地中的某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一番,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据此分析,小鱼和大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______

 

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 光合作用 群落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①②③④⑦ 分解者 呼吸作用 生长发育繁殖 14% 自我调节 负反馈 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物理信息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使生物;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都是化学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 3.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途径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通常为10%~20%之间,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4.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 5.题图A为生产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E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B、C和D组成了生物群。 (1)由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 (2)太阳能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过程输入到由图中A、B、C、D等生物构成的群落中,E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若图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碳循环的形式是二氧化碳,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即图中①②③④⑦,其中①是光合作用,②③④⑦均为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本质上也是呼吸作用。 (4)D为第二营养级生物,该生物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称为自身的同化量,同化后的能量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第二营养级为D、第三营养级为C,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同化量的比值,即14/100=14%。 (5)一般而言,生态系统都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因此能够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该能力的高低与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6)该湿地中的某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一番,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舞蹈传递的是行为信息,释放的化学物质是化学信息,故小鱼和大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有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科研小组对某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害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在所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害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型,其数学模型为______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鼠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进而影响其出生率并降低该种群的密度。

4)该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______

5)近5万年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木丛取代。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木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演替的方向______

 

查看答案

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若干棵,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下图所示),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小时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时间。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______细胞分裂,促进______的衰老和脱落,在将要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2)实验中需要剪去幼苗叶片,是因为幼叶产生的______等能抑制脱落酸的作用。

3)实验中在A处滴加的是一定浓度的______B处滴加的是______,两处滴加液体的量要______

4)实验进行4天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但改用乙烯利(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

5)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即保绿)的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______组实验。

6)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除受激素调节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外,在根本上是______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

如图甲和图乙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特异性免疫中_________免疫的模式图。图甲中进行了增殖、分化的细胞是细胞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D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人体患天花、伤寒等疾病后,终生不再感染,原因是细胞___________(填字母)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3)细胞G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查看答案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_____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传出神经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神经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骨骼受损;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部位d受损。

 

查看答案

人体内的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均具有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   

A.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B.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异性物质结合后发挥作用 D.发挥作用后仍较长时间保持活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