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

C.若已被捕捉、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次被捕捉到,则估算数值会偏小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B 【解析】 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 2、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 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田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A错误;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015=1.015,B正确;若已被捕捉、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次捕捉到,则估算数值会偏大,C错误;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有害动物的防治越早越好,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突触抑制包括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是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释放的递质减少,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突触后抑制指的是神经元兴奋导致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突触前抑制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可能是兴奋性递质也可能是抑制性递质

B. 突触后抑制过程中,突触后膜的外正内负电位进一步加强

C. 突触后抑制过程中,在突触间隙中不能检测到正常数量的递质

D. 突触后抑制过程中,由于释放的递质不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才发生抑制

 

查看答案

根据某人体器官模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该器官是骨骼肌,则甲处氧气浓度高于乙处

B.如果该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C.如果该器官为胰腺,则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D.如果该器官为肾脏,则口渴时抗利尿激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查看答案

关于内环境稳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产生渴感

C.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相等

D.毛细血管处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的量总是平衡的

 

查看答案

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F2群体中E的基因频率是(  )

A.50% B.60% C.40% D.100%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变化形式,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核生物中过程①首先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细胞内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与细胞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B.图中过程①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它是流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主要来源

C.过程②主要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此生理过程释放的能量除储存在ATP中外,其余少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可见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