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可选择性的抑制T细胞的增殖,那么类固醇可用于
A.预防和治疗艾滋病 B.降低移植器官后的排斥反应
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清除宿主细胞内的麻风杆菌
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喝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产热量增加、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
B.出汗后体温下降、温度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C.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
D.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切除甲状腺是治疗甲状腺癌的常用措施,但患者体内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残留的甲状腺癌细胞生长、发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切除甲状腺后,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切除甲状腺后,患者下丘脑分泌的TRH不能发挥作用
C.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能抑制甲状腺癌复发
D.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发挥作用后在患者体内失活
进食可引起狗的胰液大量分泌,其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液的分泌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B.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能催化食物的消化
C.胆囊收缩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
D.切除狗通向胃窦的神经,进食不能刺激胃泌素分泌,但能引起胰液的分泌
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了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一种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M后,小鼠的排尿阑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相关推理正确的是( )
A.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 B.物质M使脑桥的兴奋性降低
C.小鼠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 D.排尿后,小鼠细胞的γ-氨基丁酸受体将减少
图表示在离体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处理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点之前,膜两侧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
B.曲线II的下降段是Na+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
C.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在P点时给予适宜刺激,膜电位变化如曲线'V所示
D.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并给予适宜刺激,则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