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的检测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脂肪的检测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使用的酒精浓度不同

B.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

C.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可从该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菌

D.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搅拌不充分可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

 

C 【解析】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2.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质是指原生质层,壁是指细胞壁。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A、脂肪的检测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用95%的酒精冲洗卡诺氏液,A正确;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液泡体积逐渐变小,B正确;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一起注射才能发生转化,C错误; D、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可随细菌一起沉淀,使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D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都与中心体有关

B.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分解葡萄糖的酶的附着面积

D.叶绿体内有众多的基粒,增大了色素的附着面积,也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查看答案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中。

2)从脊蛙左后肢剥离出甲、乙两根神经,却无法确定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研究者将乙神经剪断,并立即分别刺激A端和B端,观察左后肢是否收缩,以判断乙神经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如下图所示。

结果预测:

①若刺激A端左后肢不收缩,刺激B端左后肢收缩,则乙神经是_________神经;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理化性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

3)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__________的进行,内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一般不会剧烈变化,这是由于有___________调节网络。

 

查看答案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小麦抗锈病(B)对不抗锈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图是培育高产抗锈病品种的过程图。

过程②得到的子代中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的个体。过程④⑤应用的技术分别是_____________

2)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高秆纯合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在后代个体中出现一株矮秆小麦甲。出现小麦甲的原因可能是亲本小麦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另提供基因型为DDdd的正常小麦供实验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甲变异产生的原因。(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的受精卵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F1

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I.如果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基因突变。

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已知Ⅰ-2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Ⅲ-9中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Ⅰ中的____________号个体。

2)若甲病的病因是基因突变后缺失了3个碱基对,导致所控制的蛋白质缺少1个苯丙氨酸,这种数量关系说明________________。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UUC,则该基因的非模板链中缺失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___

3)若甲病在某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Ⅱ-6与该群体中一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生下患甲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