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

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一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____________(填低)。

2)胞体受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此时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然后引起________________,产生第二个峰值。

3)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外流 低 Na+内流 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 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A组神经元,B组神经元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 A组神经元的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的(A组神经元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 【解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 (1)图中-68mV电位是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K+外流是神经元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Na+的浓度比膜外低。 (2)胞体受刺激后,Na+内流,使细胞膜内阳离子的浓度高于膜外侧,形成动作电位,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依次将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下去。兴奋传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产生第二个峰值。 (3)谷氨酸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加入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后,谷氨酸没法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不产生兴奋。所以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电极刺激胞体后,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变小,甚至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实验思路和结果为: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A组神经元,B组神经元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预期A组神经元的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紫翅和黄翅、白眼和绿眼都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昆虫纯合亲本杂交后,F1自由交配得到F21335只,其性状及比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昆虫的眼色中______为显性性状。根据图中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该昆虫翅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若F2雌性个体中紫翅个体和黄翅个体比例接近31,则紫翅个体中纯合子约占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控制眼色和翅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第三,控制翅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该种昆虫的纯合个体若干可供选择。请分析回答:

①若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鉴别以上三种情况,可选择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能符合第二种情况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地进行林带建设时,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后因松毛虫幼虫取食松叶,使得大批樟子松死亡,该林中鸟兽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幅减少,这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而针阔叶混交林则不易产生松毛虫爆发性危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鸟兽的数量和种类大幅减少,导致该群落的__________多样性降低。

2)松毛虫幼虫取食樟子松松叶后,其粪便中有机物所含能量属于________的同化量。

3________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针阔叶混交林能防止松毛虫等单一有害种群产生爆发性危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规划、设计后营造的针阔叶混交林使该地重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不仅让人流连忘返,还参与调节气候,这些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查看答案

人体细胞能够感知O2含量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新陈代谢以适应低氧水平。细胞内低氧调节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O2进入人体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该方式与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方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低氧时,H蛋白通过_______(填结构)进入细胞核后,与A蛋白结合,调控基因表达的__________过程。正常氧时,H蛋白和V蛋白结合后会被_________降解。

3)人在高原地区生活一段时间后,能逐渐适应低氧环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下列有关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该培养基是鉴别培养基

B.微生物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C.细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

D.若上述培养基被杂菌污染,则培养基上会有多种杂菌菌落出现

 

查看答案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污染源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的工程。下列有关湿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材料只体现了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湿地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消费者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系统的恢复有阻碍作用

C.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工程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D.湿地生态系统依靠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能很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