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用tRNAvAl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tRNA在细胞中以___________(填“DNA的一条链”或“tRNA”)为模板,以四种___________作为原料合成。
(2)在翻译过程中,tRNAvAla的一段携带丙氨酸,另一端的三个碱基与mRNA上___________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3)在测定人工合成的tRNAvAla活性时,科学工作者先将3H-丙氨酸与tRNAvAla结合为3H-丙氨酸tRNAvAla,然后加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中。若在新和成的多肽链中含有___________,则表明人工合成的tRNAvAla具有生物活性。
(4)除tRNAvAla外,还有其他不同的tRNA也能携带丙氨酸,原因是____________。
为探究KHCO3对水稻四叶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g四叶龄水稻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其它步骤与实验一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_____________,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_________增加导致的。
(2)在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第(2)题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一下实验方案:称取__________g四叶龄水稻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0.01、0.05、0.1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________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_______________。
将某植物细胞浸润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得图甲结果,又将另外一种植物细胞分别浸润于蒸馏水、物质的量浓度为0.3mol/L的蔗糖溶液、0.5mol/L的尿素溶液中,测得液泡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中,全透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半透性的原生质层由___________(填编号)构成。
(2)细胞在质壁分离时,⑥处充满了_______________。
(3)图乙的A、B、C三条曲线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___________,表示正在0.3mol/L的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____。
(4)bc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5)对B曲线的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亲子鉴定具有极高的准确率,下列不能作为该项技术的科学依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不同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C.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中的核DNA是相同的
D.子代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 )
A.能稳定遗传 B.单倍体
C.有杂种优势 D.含四个染色体组
图是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雄果蝇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属于二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