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病毒的核酸包括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等不同类型。某研究小...

病毒的核酸包括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等不同类型。某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新型动物病毒X的核酸类型。请回答:

(1)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基的方法,探究病毒XDNA病毒还是RNA病毒。

①实验思路:设置两组实验,将__________分别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______(记为甲组)______(记为乙组)的培养基中,然后分别接种病毒X。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②预期结果:若______,则病毒XDNA病毒;反之为RNA病毒。

(2)对病毒X进行碱基分析,结果如下

碱基种类

A

C

G

T

碱基比例

36

24

18

22

 

 

据上表可判断,病毒X的核酸类型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①动物(宿主)细胞 胸腺嘧啶(T) 尿嘧啶(U) ②甲组收集的病毒含有放射性而乙组无放射性 单链DNA 病毒X的核酸含有DNA特有碱基胸腺嘧啶(T),且嘌呤总数不等于嘧啶总数(或腺嘌呤(A)的量不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不等于胞嘧啶(C)的量) 【解析】 1、DNA和RNA的异同: 2、DNA一般是双链结构,少数为单链。双链DNA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即A+C=T+G(或A=T,C=G),单链DNA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或A≠T,C≠G)。RNA一般为单链,少数为双链。单链RNA中,嘌呤数不等于嘧啶数,即A+C≠U+G(或A≠U,C≠G),而双链RNA中A=U,C=G。 (1)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确定一种新病毒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可根据DNA和RNA特有碱基的不同,先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宿主细胞,然后用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检测子代病毒是否具有放射性,据此判断病毒含有的核酸类型。 ①实验思路:a.甲组将宿主细胞(动物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T)的培养基中,之后再将病毒接种到宿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b.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U)的培养基中,之后再将病毒接种到宿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无放射性,乙组有放射性,即为RNA病毒。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放射性,即为DNA病毒。 (2)分析病毒X的碱基种类和比例可知:病毒X中含有DNA中特有碱基胸腺嘧啶(T),且嘌呤总数不等于嘧啶总数(或碱基A的量不等于T的量、G的量不等于C的量),因此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为单链DN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相关强度或数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B.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C.图丙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D.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R型细菌+S型细菌DNA组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

 

查看答案

如果用32P35S15N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35S15N B.可在DNA中找到32P15N

C.可在外壳中找到32P15N D.可在DNA中找到32P35S15N

 

查看答案

某科研人员为了验证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对实验鼠进行了4次注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活菌甲是有荚膜的R型细菌,而活菌乙是无荚膜的S型细菌

B.由注射②和④的结果可知,活或死的S型细菌都能使小鼠死亡

C.在死鼠2的血液中应有活菌甲和活菌乙,后者最初由活菌甲转化而来

D.死菌乙未导致鼠3死亡,由此说明未处理的S型菌不会导致小鼠死亡

 

查看答案

以下哪些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肺炎链球菌实验 B.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C.噬菌体侵染实验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I.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实验的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二步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如上图所示,第四步离心后的实验结果说明:侵染时,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___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2)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侵染_______________

Ⅱ.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沉淀物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