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已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品种家蚕结茧颜色有黄茧和白茧,其遗传受常染色体...

已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品种家蚕结茧颜色有黄茧和白茧,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A控制形成黄茧,a控制形成白茧,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幼蚕正常体色与油质体色受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根据以下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亲本(P)

F1

白色正常

白色油质

黄色正常

黄色油质

父本:黄色正常

雄性

6/16

 

2/16

 

母本:白色正常

雄性

3/16

3/16

1/16

1/16

 

 

A.家蚕的上述三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家蚕的正常体色对油质体色为显性

C.上述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

D.家蚕群体中的油质体色个体数量雄性多于雌性

 

ABC 【解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生物,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据此以题意和表格信息为切入点,明辨相应基因在遗传时所遵循的遗传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判断各选项。 A、依题意可知:家蚕的上述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表中信息显示:正常体色的父本与正常体色的母本杂交所得F1中出现了油质体色的个体,据此可推知:家蚕的正常体色对油质体色为显性,B正确; C、若只研究正常体色与油质体色,表中正常体色的父本与正常体色的母本杂交所得F1中,雄性均为正常体色,雌性的正常体色:油质体色=1:1,说明父本的基因型为ZTZt,母本的基因型为ZTW,若只研究黄茧和白茧,则黄茧为A_bb,白茧为A_B_、aaB_、aabb,表中黄茧的父本和白茧的母本杂交所得F1中,雌性与雄性的黄茧和白茧的比例均为3:1,说明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母本的基因型为aaBb,综上分析,上述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C正确; D、家蚕群体中的油质体色的基因型为ZZ(♂)和ZW(♀),雌性只要Z染色体上含有基因t就表现为油质体色,而雄性必需2条Z染色体上都含有基因t才表现为油质体色,可见,油质体色的个体数量雌性多于雄性,D错误。 故选:AB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所用各种溶液的量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甲中H2O2分解所需要的活化能比装置乙的多

B.量筒Ⅰ、Ⅱ收集到的水的体积代表了O2的产生量

C.可以用装置乙来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D.将装置甲中的FeCl3溶液换为酵母菌溶液可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DNA分子衍射图片属于物理模型

B.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认为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C.“建立血糖的调节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

D.在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时,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使用台盼蓝染色,死的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的细胞不能被染色,从而进行判断

 

查看答案

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对蛋白质的改造,操作正确的是   (    )

A.直接通过分子水平改造蛋白质 B.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

C.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操作 D.重新合成新的基因

 

查看答案

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示意图,①②③依次称之为透明带、滋养层、内细胞团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其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期

C.高等哺乳动物个体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原肠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D.选择此时期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对③均等分割

 

查看答案

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菌落直径:C(mm)

透明圈直径:H(mm)

H/C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 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 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 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