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纤维素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可利用纤维素酶将其降解为葡萄糖,再利用葡萄糖生产燃料...

纤维素是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可利用纤维素酶将其降解为葡萄糖,再利用葡萄糖生产燃料酒精。某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固定在载体(海藻酸钠)上,使它可以重复、稳定使用,提高其利用率。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认为,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_____

(2)该科研人员将纤维素酶与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加到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使液滴形成凝胶固体小球,该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工业生产中,若要将小分子酶固定化,一般___________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采用该方法。与使用游离酶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科研人员进一步探究纤维素酶固定化后的热稳定性变化。将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置于60℃水浴中,每20 min测定一次其活力。结果如图所示(酶活力:每毫升酶液1 min产生1 mg葡萄糖为一个单位U)。

据图分析,纤维素酶固定后热稳定性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根据游离酶的热稳定性的特点,推测适宜在__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最适温度”)条件下保存酶。

 

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包埋法 不适宜 酶不易失活,可以重复使用 提高(或升高) 游离酶活力下降速率大于固定化酶 低温 【解析】 在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中,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是将微生物包埋在凝胶的微小格子或微胶囊等有限空间内,微生物被包裹在该空间内不能离开,而底物和产物能自由地进出这个空间,常用的有凝胶包埋法。载体结合法,是依据带电的微生物细胞和载体之间的静电、表面张力和粘附力的作用,使微生物细胞固定在载体表面和内部形成生物膜。化学结合法是将酶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载体上,使用偶联剂通过酶表面的基团将酶交联起来,而形成相对分子量更大、不溶性的固定化酶的方法。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将酶液和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用注射器滴到一定浓度CaCl2溶液中,这种固定化酶使用的是包埋法。工业生产中,若要将小分子酶固定化,一般不适宜采用该方法。工业生产中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酶不易失活,可以重复使用。 (3)据图分析,游离酶活力随着时间增加活性下降速率大于固定化酶,故纤维素酶固定后热稳定性提高。酶适合用低温保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玉米籽粒黄色基因 T 与白色基因 t 是位于 9 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不致死。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为 Tt 的黄色籽粒植株甲,其细胞中 9 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 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 T 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 F1。如果 F1 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说明 T 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2)以 T 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的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 F1 中,发现 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

①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_____(填父本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未分离。

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植株乙 9 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染色体联会并均分,另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若用 植株乙进行单倍体育种,则植株乙产生的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

 

查看答案

据科技日报报道,地球比20年前更绿,中国和印度贡献最大。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荒原。经林场的建设者们的设计和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塞罕坝林场由荒原变为林海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2)塞罕坝的建设者的改造工程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抵抗了北方的风沙。整个变迁过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塞罕坝松树的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其中①②③代表的碳元素流动形式。

A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组成的。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淋巴细胞 _____

A、吞噬细胞    BT 细胞    CB 细胞    D、浆细胞    E、记忆细胞

2)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过敏反应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但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为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 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以 DNFB(一种引起过敏的物质)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五 组,再用 DNFB 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 05 h 和诱发后的 6 h,在 BCDE 组小 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 02%4%8%的青蒿素乳膏,F 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 A 组健康小 鼠(对 DNFB 不过敏)为对照组。诱发 48 h 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在对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健康的实验小 鼠体内分离淋巴结,研磨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体外诱导细胞分裂并培养 24 h 后,统计细胞数量,计算 细胞相对生存活力,结果如图乙。

①图甲中 CDE 组结果与 B 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_____的作用。当青蒿素的浓度达 _____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

②图乙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是用_____的培养液培养细胞。分析图乙的实验结果说明_

 

查看答案

如何提高植物对 CO2的同化力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直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根据以下有关研 究过程回答问题:

1)卡尔文及其同事研究植物对 CO2的固定过程如下:首先为了探明碳的转移途径,将_____标记的CO2注入培养藻的密闭容器,定时取样,每次将藻浸入热的乙醇中,杀死细胞,提取细胞中的有机物。 然后应用双向纸层析法使得提取物_____,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放射性物质的斑点,并与已知 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其次按反应顺序找到生成的各种化合物;不断缩短时间取样,若依次测定出的化合 物种类为 ABC—AB—A,找到含有放射性的化合物 C3C5 C6等。你认为字母 A 表示以上哪种化合 物?_____

2)在生产实践中,增施 CO2是提高温室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 增施 CO2 时间过长,作物的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_____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 为适当升温增强了植物的_____。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 CO2 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

为给黄土丘陵弃耕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某研究团队在黄土丘陵弃耕区选择了弃耕不同时 间的撂荒地,研究了各区域中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指群落中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 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应参照第 9 年的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区的植被

B.物种均匀度指数不能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

C.物种丰富度可以代表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D.该地区植被具有科学研究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