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2N=20)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1)某品种玉米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若基因S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缺失,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________。密码子的特点是________。
(2)玉米的易倒伏(H)对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
①方法的Ⅰ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三种方法中难以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法Ⅱ中HhRr自交获得,假设只保留F2中抗倒伏抗病植株的雄蕊(其他雄蕊全部去除),所有植株雌蕊全部保留且都能成功受粉和发育,则所得F3中能稳定遗传的抗倒伏抗病植株占________。
(3)在栽培玉米(2N)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利用2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亲本 | 实验结果 |
2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 子代中单体占25%,正常二倍体占75% |
2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 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 |
产生该单体的原因可能是亲本________过程异常,从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________。
研究者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鰓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蟋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对已产生习惯化的海兔,用短暂电流刺激其头部皮肤(对海兔为伤害性刺激),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结果产生的缩腮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去习惯化。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下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示中参与缩腮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_____个。
(2)为研究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连续电刺激部位 测量指标及现象 | 喷水管皮肤 | 感觉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 |
感觉神经元电位变化 | 持续产生 | 持续产生 | ? |
运动神经元电位变化 | 逐渐减弱 | 逐渐减弱 | 持续产生 |
肌肉收缩程度 | 逐渐减弱 | 逐渐减弱 | 一直正常 |
①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时,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表中“?”处应填写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________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3)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去习惯化形成的原因是:当伤害刺激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并释放________,再受到喷水刺激后,引起感觉神经元在兴奋时其轴突末稍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据此判断,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________(能/不能)产生缩鳃反射。
(4)根据去习惯化形成机制,推测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连续温和喷水刺激导致________。
脊椎动物的大脑发送一个神经信号使血管壁的平滑肌松弛,是由平滑肌附近的神经释放信号分子乙酰胆碱,导致附近的上皮细胞产生NO,由它来使平滑肌松弛,使血管扩张来增强血液流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脑发送神经信号与神经纤维膜内外离子变化有关
B.大脑发出信号使上皮细胞产生的NO属于神经递质
C.接受乙酰胆碱的信号与细胞膜表面特异性受体有关
D.上述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Ⅰ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转运
D.若图2中C为兴奋型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