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

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4的琥珀酸溶液中,琥珀酸进入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4,类囊体外pH8,在有ADPPi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对实验条件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

A.黑暗中进行,结果表明:H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类囊体膜

B.光照下进行,结果支持: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自于色素吸收的光能

C.黑暗中进行,结果支持:光反应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推动ATP合成

D.光照下进行,结果表明:光反应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C 【解析】 根据题文可知,本实验需要依据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的光反应过程(光照条件下,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和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过程的相关知识做出相应判断。 A.通过识图依据题文信息可知,本实验需要在黑暗中进行,因为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能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从而产生ATP,它会干扰实验结果。依据题文条件可知H+ 穿过类囊体膜的方式无法确定是否是自由扩散。A错误。 B.因为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能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从而产生ATP,它会干扰实验结果。因为没有光照条件,所以结果不支持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自于色素吸收的光能。B错误。 C.根据题文中“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i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说明ATP的合成与H+浓度梯度有关,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从而推动ATP合成。C正确。 D.通过识图依据题文信息可知,本实验需要在黑暗中进行,因为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能将光能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从而产生ATP,它会干扰实验结果。D错误。 故本题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B. 绿叶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小于叶绿素的含量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

D.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红光

 

查看答案

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不能完成④⑤过程

B.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由蓝色最后变成绿色

C.图中X表示O2,它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

D.图中催化②、③过程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查看答案

如图1为ATP的分子结构图,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为腺嘌呤,B为腺苷

B.图1中的化学键①在图2中很容易形成或断裂

C.图2中过程Ⅱ所需的能量都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图2中催化过程1和过程Ⅱ的酶肯定不是同一种酶

 

查看答案

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浓度为10mmol·m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pH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pH可能低于②③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2min内可被完全分解,而后酶将失去活性

C.温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快,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②③

D.曲线④可表示反应过程中酶浓度变化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 适温水浴加热以确保唾液对淀粉的水解    B. 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分解

C. 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D. 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用到水浴加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