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千岛湖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

千岛湖是1960年为建设水电站而筑坝蓄水形成的大型人工湖,人工湖构建以来气候变化相对稳定,19981999年发生大面积藻类水华。为探究水华爆发的原因,研究者分析并调查了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箭头所指方向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氮、磷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______

3)分析图2发现,“水体富营养化”学说不能很好解释19981999年千岛湖水华发生的原因,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年份鲢鱼、鳙鱼数量相对值

年份

鲢鱼、鳙鱼

银鱼

19931997

6.66

5.43

19981999

2.16

7.72

 

4)由表及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鱼、鳙鱼主要捕食____________,由于渔业的过度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简单,稳定性较差。千岛湖水华现象警示我们,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不能 捕食、竞争 降低 总氮和总磷量不是最高值(总氮和总磷量低于之前若干年) 藻类 鲢鱼、鳙鱼及浮游动物数量下降 (营养)结构 控制捕捞量,增加鲢鱼、鳙鱼的投放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 1.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够成,且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2.一般来说,群落的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1)图1表示影响藻类数量变动的主要环境因素,食物链流动只存在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则所示箭头不是食物链的流动方向;鲢鱼和鳙鱼都捕食浮游动物,则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间存在捕食关系,又因为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都捕食藻类,因此鲢鱼、鳙鱼与浮游动物间存在竞争关系。由此可知三者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藻类水华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氮、磷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由于大量繁殖的藻类在夜间的呼吸作用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夜间水体中含氧量明显下降,藻类大量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的分解过程也需要消耗氧气,而需氧型生物的大量繁殖,也会使水体中含氧量进一步减少,所以水体富营养化后,水中含氧量降低。 (3)由图可知,在1998、1999年期间TN、TP的含量不是最高值,且发生了下降,却发生了水华现象,所以不能用“水体富营养化”解释。 (4)由表及图1、2综合分析,湖中鲢鱼、鳙鱼主要捕食藻类,由于渔业的过渡捕捞以及银鱼数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鲢鱼、鳙鱼及浮游动物数量下降,使藻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水华的发生。 (5)由于千岛湖是人工湖泊,发育时间较短,因此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比较简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差。要降低人工湖泊水华发生的频率,可以采用控制捕捞量、增加鲢鱼、鳙鱼的投放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相应物质,1,2,3,4代表一定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能用标号回答的用标号回答)。

(1)该生理过程所产生的物质有些可被同一细胞中其他生命活动利用,这些物质在其他生命活动中发挥效 应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者向叶绿体中注入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B物质,并将植物置于光照等其他条件均适宜的环境 中一段时间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检测光合产物葡萄糖中是否出现了放射性。研究者进行此项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若向叶绿体中注入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C物质,在光合产物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放射性。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测得细胞并没有从外界吸收E物质,也没有向外界释放E物质,若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细胞光合作用1小时产生了 0.12 mol的A物质, 那么这1小时中该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为_________mol。

(3)在忽然增强光照的情况下检测到图中的A物质产生量忽然增多,但不久又恢复到正常水平。使A物质无法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的最可能外因是图中_________物质的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在同一过程中C3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假如外界环境持续黑暗则图示的四个过程会停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关植物衰老的机理目前有两种相对立而又相关联的解释。一种是“营养竞争说”,即植物体由于开花结果夺取营养器官的养料使茎、叶衰老;另一种是认为“植物的衰老是由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这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光照不足会引起细胞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等物质减少而导致茎、叶衰老。有人利用有关的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选取20株健壮、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开花前的盆栽大豆,平均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下表是有关探究的做法、结果。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光照或遮光

保持花蕾或摘除花蕾

现象或结果

正常光照

摘除花蕾

 

正常光照

保持花蕾

 

遮光

摘除花蕾

 

遮光

保持花蕾

 

 

注:①除题中讲明的条件外,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且适宜,②衰老以叶片变黄作为指标。

(1)若四组大豆的平均衰老时间分别记作a、b、c、d,则评判其衰老的标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结果为a=b>c=d,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开花结果争夺养料和光照不足都能引起植株衰老,则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结果为a=b>c=d,甲组突然停止CO2供应,则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TP、C3的变化情况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衰老从细胞结构的角度上看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密度长期在一定幅度中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附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药前图中生物构成群落 B.施药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变

C.附近林区存在甲昆虫 D.附近林区存在乙昆虫

 

查看答案

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

B. 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C. 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D. 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雾霾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种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B.雾霾天气影响环境温度、光照时间、pH等条件,从而破坏物种的生育与繁殖环境,导致种群数量的减少甚至物种灭绝

C.长时间、大面积、高污染的雾霾天气,易导致不同生态系统的趋同

D.有些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雾霾物质而减弱雾霾影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