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的吲哚乙酸主要有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存在形式,吲哚乙酸与蛋白质结合使吲哚乙酸失去活性。结合态吲哚乙酸占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50~90%,其水解可产生游离态的吲哚乙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合态吲哚乙酸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
B.生长素由韧皮部进行的极性运输导致其在植株基部积累
C.植物体内的生长素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转化而成
D.结合态与游离吲哚乙酸相互转化保证植物对生长素的需求
关于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B.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都离不开信息分子的识别
C.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都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T细胞与吞噬细胞在识别过程中,多种跨膜分子在接触部位会形成一种特殊膜结构,称为免疫突触。研究表明,只有形成免疫突触的T细胞才能活化并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和T细胞
B.免疫突触部位的神经递质能够促进T细胞的活化
C.形成免疫突触的T细胞能够裂解靶细胞消灭抗原
D.每个成熟T细胞只带有识别一种抗原的特异受体
关于内分泌腺和激素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垂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相关激素作用的靶器官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水的重吸收
D.雄性激素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相应的靶细胞
蜜獾是杂食性动物,可以捕食剧毒蛇,且不会被蛇毒伤害。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
A.蜜獾和毒蛇之间存在着共同进化
B.蛇毒促进蜜獾发生了抵抗性突变
C.蜜獾体内含有可抵抗蛇毒损伤其细胞的物质
D.蜜獾捕食可能使毒蛇毒性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胚乳是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每个极核的染色体数目与卵细胞相同)结合发育而成,通过胚乳离体培养能获得三倍体植株。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胚乳离体培养与花药离体培养的原理相同
B.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联会紊乱
C.三倍体植株可以通过无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D.三倍体植株所结果实和种子大,有机物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