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植物体内的吲哚乙酸主要有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存在形式,吲哚乙酸与蛋白质结合使吲哚乙...

植物体内的吲哚乙酸主要有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存在形式,吲哚乙酸与蛋白质结合使吲哚乙酸失去活性。结合态吲哚乙酸占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50~90%,其水解可产生游离态的吲哚乙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合态吲哚乙酸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

B.生长素由韧皮部进行的极性运输导致其在植株基部积累

C.植物体内的生长素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转化而成

D.结合态与游离吲哚乙酸相互转化保证植物对生长素的需求

 

B 【解析】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A、根据题干信息“吲哚乙酸与蛋白质结合使吲哚乙酸失去活性”,而转变为游离态的吲哚乙酸可以发挥作用,说明结合态吲哚乙酸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A正确; B、生长素在韧皮部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同时激素发挥作用后就失去活性,也不会大量积累,B错误; C、植物体内的生长素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转化而成,C正确; D、结合态与游离吲哚乙酸相互转化保证植物对生长素的需求,同时也不会造成生长素过量,D正确。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B.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都离不开信息分子的识别

C.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都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

T细胞与吞噬细胞在识别过程中,多种跨膜分子在接触部位会形成一种特殊膜结构,称为免疫突触。研究表明,只有形成免疫突触的T细胞才能活化并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分化为成熟的B细胞和T细胞

B.免疫突触部位的神经递质能够促进T细胞的活化

C.形成免疫突触的T细胞能够裂解靶细胞消灭抗原

D.每个成熟T细胞只带有识别一种抗原的特异受体

 

查看答案

关于内分泌腺和激素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垂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相关激素作用的靶器官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水的重吸收

D.雄性激素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相应的靶细胞

 

查看答案

蜜獾是杂食性动物,可以捕食剧毒蛇,且不会被蛇毒伤害。下列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A.蜜獾和毒蛇之间存在着共同进化

B.蛇毒促进蜜獾发生了抵抗性突变

C.蜜獾体内含有可抵抗蛇毒损伤其细胞的物质

D.蜜獾捕食可能使毒蛇毒性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胚乳是由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每个极核的染色体数目与卵细胞相同)结合发育而成,通过胚乳离体培养能获得三倍体植株。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胚乳离体培养与花药离体培养的原理相同

B.三倍体植株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联会紊乱

C.三倍体植株可以通过无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D.三倍体植株所结果实和种子大,有机物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