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 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瑞典遗传学家尼尔逊·埃尔对小麦和燕麦的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若干个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纯合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儿种情况: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该性状由___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2)第Ⅰ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_种,第Ⅱ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_______种,第Ⅲ组杂交组合子一代可能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__种。
(3)第Ⅰ、Ⅱ、Ⅲ组F1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已知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T对t,B对b)可以改变玉米的性别,即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纯合时,使垂花序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如下图所示:
(1)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雌株的基因型有 ______________种。
(2)将基因型为BBTT植株与bbtt植株相间种植,子代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F1中不同株间杂交的种子种植,让其自花传粉,F2有__________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4)如果使后代中只含有雌株和雄株且比值相等,在F2中应选择怎样的基因型个体作亲本?试用图解说明。____________
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第________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在第1组、第2组两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让第1组F2的所有个体自交,后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第2组亲本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F2中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F2中的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某鲤鱼种群体色遗传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为黑鲤,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2的性状分离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若用F1(黑鲤)与红鲤杂交,子代中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是( )
取样地点
| 取样总数
| F2性状分离情况 | ||
黑鲤 | 红鲤 | 黑鲤:红鲤 | ||
1号池 | 1699 | 1592 | 107 | 14.88:1 |
2号池 | 62 | 58 | 4 | 14.50:1 |
A.1:1:1:1 B.3:1
C.1:1 D.15:1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基因型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A. TTSS×TTSs B. TtSs × TtSs
C. TtSs×TTSs D. TtSS × Tt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