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
A.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
1937年,某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最初白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
A. 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 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
C. 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D. 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下列不属于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是
A. 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
B. 长颈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
C. 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
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
①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
②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③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萎缩退化;
④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
A. 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B.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 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 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