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研究者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研究者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下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1.种群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多样性。

2.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_____

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山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_____

4.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百万年,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________。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1. 遗传 基因和基因型/遗传物质/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2.②、③ 3.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 4. 生殖隔离 A、E 【解析】 1.种群①内部的个体为同一物种,种群内部个体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该多样性实质是基因和基因型多样性,或者说遗传物质多样性、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2.分析题图,分支越向后,亲缘关系越近,故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②和③。 3.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使得⑥⑦两个种群产生地理隔离,进而形成生殖隔离。 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⑥⑦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X的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B错误;⑥和⑦生活的区域不同,故利用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不同,C错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X中的不同性状,并不是基因,D错误;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进化,E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D.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

 

查看答案

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因此在_______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____________

(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和与卵细胞相同的两套完整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

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

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

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图3

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与表现相应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查看答案

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叶杨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位点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

B.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C.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

D.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绝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

 

查看答案

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杂交组合

P

F1(单位:只)

野生型

野生型

402(野生型)

 

198(野生型)

201(朱红眼)

野生型

朱红眼

302(野生型)

99(棕眼)

300(野生型)

101(棕眼)

野生型

野生型

299(野生型)

101(棕眼)

150(野生型)

149(朱红眼)

 

 

 

 

 

50(棕眼)

49(白眼)

 

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_____

3)以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______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DNA含量一定相同

B. 乙细胞正在进行染色体复制,着丝粒一定不分裂

C. 丙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一定是两种

D. 丁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交换,①中同一基因座位上的遗传信息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