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Ⅱ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D.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图1是对一个物种中两个亚种种群(种群数量较大)的某一性状测量的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果将这两个亚种置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并使之随机交配而进行
基因交流,在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基因交流后,下列4种根据预测的结果绘制成的曲线,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1/88 B.1/22 C.7/2200 D.3/800
图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三种作用类型,其中最易产生新物种的是( )
A.甲、乙 B.甲 C.乙 D.丙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B.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也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抗生素的使用诱导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使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科学家发现一类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类蜣螂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该类蜣螂与千足虫之间存在着共同(协同)进化
C.该类蜣螂的出现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
D.如果该类蜣螂可与普通蜣螂交配,则没有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