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蛇毒血清”的生产方式是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至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注射“抗蛇毒血清”至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体内,借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抗蛇毒血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蛇毒血清”中,中和蛇毒的物质主要是抗体
B.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属于条件反射
C.“抗蛇毒血清”可刺激患者的T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
D.重复将蛇毒注射至马体的目的是增加马的体液免疫对蛇毒的反应
炎性甲亢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泡细胞中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引起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升高的一种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产生的生理效应不同
B.炎性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比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数量多
D.炎性甲亢患者的机体细胞代谢旺盛,但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处于动态平衡
下表资料表明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情况。甲、乙、丙、丁、戊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下列哪种物质细菌不能合成?( )
培养基 | 基本培养基 | |||||
乙+戊 | 甲+丁 | 戊+丙 | 乙+丁 | 甲+丙 | 丁+戊 | |
生长状态 | — | + | — | + | — | + |
A.甲 B.乙 C.丙 D.丁
具有“生物黄金”之称的红豆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西藏、湖南等地的集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世界珍稀树种,被列为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随着人们对红豆杉的掠夺性采伐,红豆杉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是造成红豆杉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B.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红豆杉的基因进行保护
C.保护红豆杉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红豆杉自然保护区
D.保护红豆杉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监测棉铃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可为准确预报、适时防治虫害提供依据
B.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C.“桑基鱼塘”沼气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就是要控制人类活动对它的干扰,使其结构与功能相协调
蜈蚣萍发达的根部结合有庞大的微生物群,可分解池塘水中的有机污染,蜈蚣萍还能分泌有关物质促进水中单细胞藻类植物叶绿素的分解,并覆盖在水体表面,从而减少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蜈蚣萍能净化有机污水,所以它既是分解者又是生产者
B.蜈蚣萍主要通过竞争水和无机盐来抑制单细胞藻类生长
C.蜈蚣萍在池塘生态系统中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D.若要监测水体的质量,可采用样方法对藻类进行计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