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探究中国楤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处理1:将6...

为探究中国楤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处理1:将60只健康的雄性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喂5d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50只)腹腔注射3%糖尿病诱导剂(ALX),获得糖尿病模型鼠,乙组(10只)不作处理。

处理2:过程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及结果

甲组(随机均分为5组)

乙组

A

B

C

D

E

 

给大鼠分别灌胃等量的不同种溶液

30mg/kg

SAC

60mg/kg

SAC

120mg/kg

SAC

25mg/kg

甲双胍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4周后采血,测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的测量值(mmol/L

2334

2032

1813

1752

2825

640

 

注:SAC为中国楤木总皂苷提取液;二甲双胍为临床上使用的降血糖药。

根据以上所述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X作为糖尿病诱导剂,可能是通过特异性识别并作用于小白鼠的胰岛B细胞,使该细胞损伤、坏死,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升高

B.本实验中对照组是D组、E组、乙组

C.C组的实验结果与D组的相比,降血糖的效果基本一致,说明一定浓度的SAC可作为有效的降血糖药代替二甲双胍

D.SA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轻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负担

 

D 【解析】 胰岛素是人体内为降低血糖的激素,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SAC调节血糖浓度的效果,自变量应该是不同浓度的SAC,对照组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因变量是血糖浓度的变化。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身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ALX作为糖尿病诱导剂,可能是通过特异性识别并作用于小白鼠的胰岛B细胞,使该细胞损伤、坏死,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升高,A正确; B、本实验中对照组是D组、E组和乙组,B正确; C、C组的实验结果与D组的相比,4周后小白鼠血糖的测量值最接近,降血糖的效果基本一致,说明一定浓度的SAC可作为有效的降血糖药代替二甲双胍,C正确; D、SA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轻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负担,即达到更低浓度的胰岛素也能调节血糖平衡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激素X增多

C.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D.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会减少

 

查看答案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时,K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一个反射弧的局部,电流计的两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后,电流计指针先左偏再右偏,最后恢复原状,则下列图示不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刺激部分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 B.效应器和传入神经

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效应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