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如图为进食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孕妇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体内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B. 正常女性的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速度较快
C. 血糖浓度的升高是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直接刺激的结果
D. 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要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
为探究中国楤总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处理1:将60只健康的雄性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喂5d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50只)腹腔注射3%糖尿病诱导剂(ALX),获得糖尿病模型鼠,乙组(10只)不作处理。
处理2:过程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及结果 | 甲组(随机均分为5组) | 乙组 |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E组 |
| ||
给大鼠分别灌胃等量的不同种溶液 | 30mg/kg SAC | 60mg/kg SAC | 120mg/kg SAC | 25mg/kg 甲双胍 | 生理盐水 | 生理盐水 | |
4周后采血,测空腹血糖 | |||||||
空腹血糖的测量值(mmol/L) | 23.34 | 20.32 | 18.13 | 17.52 | 28.25 | 6.40 | |
注:SAC为中国楤木总皂苷提取液;二甲双胍为临床上使用的降血糖药。
根据以上所述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X作为糖尿病诱导剂,可能是通过特异性识别并作用于小白鼠的胰岛B细胞,使该细胞损伤、坏死,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升高
B.本实验中对照组是D组、E组、乙组
C.C组的实验结果与D组的相比,降血糖的效果基本一致,说明一定浓度的SAC可作为有效的降血糖药代替二甲双胍
D.SAC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轻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负担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激素X增多
C.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D.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会减少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时,K+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下图表示一个反射弧的局部,电流计的两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后,电流计指针先左偏再右偏,最后恢复原状,则下列图示不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