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诗歌词赋等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诗歌词赋等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D.“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

 

D 【解析】 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枯枝落叶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被生产者再次吸收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C正确; D、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应主要为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表示为D1/D

B.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D.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

 

查看答案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浸泡浓度)

0ppm

2ppm

0ppm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查看答案

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大于乙侧和对照组

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D.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引起了IAA在植物体内的重新分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

B.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

D.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查看答案

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③分别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需消耗能量

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②与④结合使③兴奋,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