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神经递质A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引起K+通道开放,使K+顺浓度梯度转移,影响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会使K+外流
B. 离体的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C. 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
D. 神经递质A还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 血浆渗透压升高
B. 产生渴感
C.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在寒冷环境中会出现寒颤现象表明内环境稳态失调
B.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C.血浆中的物质可以进入组织液中,而组织液中的物质不能进入血浆
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过程及葡萄糖分解丙酮酸的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沿营养级流动的定量分析示意图[说明:GP、H、C代表各营养级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R代表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单位:J/(cm2•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GP可代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完成该过程的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这一数值。
(2)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______________流动的,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_______(保留2位小数)和_______由此可见,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三个营养级R值大小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有两种存在方式,分别是维持各_______的存在和_______。
三亚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初衷是以红树根系理念恢复湿地系统,建立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环境。采用人工种植与自然演替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健康稳固地恢复红树林。划分区域,分级保育,在红树林保护区与可开发区域形成解明的空间界定。建立慢行游憩系统,在自然基底之上引入休闲功能,从而建立起以红树林保护为核心的集生态涵养、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于一体的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体现了生态与艺术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2)红树林通过凋落物分解、根系分泌等途径向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促进或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这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该生态修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稳定性连渐增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恢复红树林,该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_的能力,这种分层现象也为动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随之动物的分层也越来越复杂。
(5)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可引入一些外来物种,但不能盲目引进,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1)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一;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二;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观点三。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 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 第2天 | 第4天 | 第6天 | 第8天 | 第10天 | 第12天 | 第14天 |
实验组 | 10% | 50% | 90% | 97% | 97% | 97% | 97% |
对照组 | 0% | 10% | 50% | 70% | 80% | 90% | 97% |
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