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
B. 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备结构
C.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可体现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D. 生物膜可保证真核细胞内的代谢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
甜味蛋白Brazzein是从一种西非热带植物的果实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它含有54个氨基酸,是目前最好的糖类替代品。迄今为止,已己发现Brazzein基因在数种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动物细胞中都能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
(1)Brazzein基因除了可从原产植物中分离得到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此方法在基因比较小,且__________已知的情况下较为适用。
(2)将Brazzein基因导入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细胞时都可使用的常用载体是__________,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原点等。
(3)若受体胞是大肠杆菌,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______________,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大肠杆菌混合;若受体是双子叶植物,则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若受体是哺乳动物,则可将 Brazzein基因与________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以便从乳汁中获得大量的 Brazzein蛋白。
在秋末,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这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并缓解环境污染。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____________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______________分解为__________。
(3)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一系列____________,从而得到单个菌落,再采用____________法进行鉴定。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用______________(试剂)对纤维素分解产物进行定量测定。
已知番茄果实的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果肉颜色由另外的基因控制。选取果皮透明、果肉浅绿色的亲本P1和果皮黄色果肉红色的亲本P2两种纯系品种进行杂交实验,F1均为黄果皮红果肉,F1自交,F2中果皮黄色:透明=3:1,果肉红色浅黄色:浅绿色=12: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果肉颜色由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2中能稳定遗传的果肉为浅黄色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只考虑果肉颜色性状)。F1与亲本P1杂交,子代中果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
(2)为探究控制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的关系,某小组有两种假设:
假设一: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中有一对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假设二: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与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为探究两种假设哪种正确,该小组对F2果实进行综合计数统计(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F2果实中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说明假设一正确;
②若F2果实中出现__________种表现型,则说明假设二正确;此时,F2中黄果皮浅黄果肉:透明果皮红果肉=__________。
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 A、B、C 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乔木 | 老年树 |
| 成年树 |
| 幼年树 |
|
树种 | 密度/株•hm-2 | % | 密度/株•hm-2 | % | 密度/株•hm-2 | % |
A | 1267 | 100.00 | 0 | 0 | 0 | 0 |
B | 50 | 31.06 | 55 | 34.16 | 56 | 34.78 |
C | 50 | 4.95 | 80 | 7.92 | 880 | 87.13 |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______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______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______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______法,理由是______。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在细胞免疫中,致敏T细胞(即下图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致敏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致敏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致敏T细胞可以来自_____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致敏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致敏T细胞产生并以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____(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合成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合成FasL的基因只在致敏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____(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___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