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 1 是当 A 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 引起 F 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 2 为图 ...

1 是当 A 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 引起 F 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 2 为图 1 D 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 1 _________结构的示意图,用针刺A 时,引起 F 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__

2)当兴奋在神经纤维 B 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为_________

3)图 2 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②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②传到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的递质可以通过_____方式释放出来,这一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 的结 构特点。

4)如果在图 2 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一种递质),乙酰胆碱会与_____(填①或②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引起膜电位的变化。如果某人体内一种抗体会与上述受 体结合,则可能引起肌肉的_________ (填持续收缩持续舒张),这种免疫异 常称为_____

 

反射弧 反射 大脑皮层 外负内正 突触 树突膜或胞体膜 神经递质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 胞吐(外排) 流动性 ② 持续舒张 自身免疫病 【解析】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形式,而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及效应器五大部分组成。脊髓为低级的反射中枢,大脑皮层为高级的反射中枢,产生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肉之间的接点叫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可以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或肌肉兴奋或抑制。 (1)图1是反射弧结构的示意图,用针刺A 时,引起 F 收缩的现象被称为反射,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2)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 (3)图 2 的结构名称是突触,②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由于只有突触前膜才能释放神经递质,因此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①中的递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出来,胞吐为非跨膜运输,囊泡膜和细胞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这一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4)乙酰胆碱(一种递质)会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②为突触后膜。如果某人体内一种抗体会与上述受体结合,那乙酰胆碱就不能与其受体结合或结合量大为减少,则可能引起肌肉的持续舒张,这种情况下,病人自身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细胞,引起的免疫异常称为自身免疫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

.(1)甲图中,c 点生长素浓度对于芽来说是________(选填高或低)浓度。

2)乙图中 b 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 侧,这是由于___________引起的,a 侧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Ⅱ.植物的向性运动与生长素的调节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上图中能弯曲生长的有_____

2)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______________对照。

3)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

4)在上述实验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沙打旺,一种优质牧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某地为治理荒山,大面积种植沙打旺后任其自然生长。下图是连续多年对沙打旺种群的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过程中常采用_____方法估算种群密度, 该方法的关键是_____

20— 2 年内沙打旺种群增长曲线近于_______ 型增长。第_______ 年起,沙打旺达到种群的 K 值。 6 年的沙打旺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

3)欲预测 12 年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应统计 种群的_____

4)数年后,鼠害猖獗,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 40 只田鼠,第二次捕获 30 只,其中有标记的15 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hm2。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 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 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 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 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 若被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图甲中a处释放的递质都能使b处产生如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

C. 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所示膜电位会低于+40mV

D. 若神经纤维处于乙图中②对应状态时,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