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提取液分别加入pH为3~9的盛有等量H2O2溶液的几支试管中,保持30℃的温度,结果如图中B曲线所示。改变温度为15℃后重复上述实验,得到曲线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改变温度导致酶的最适酸碱度发生改变
B.曲线A的酶活性可以恢复到曲线B的酶活性水平
C.从图中可见pH值为7时该酶活性最高
D.萝卜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取一段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到4cm处。由于纵切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图1所示,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min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
蔗糖溶液 | a | b | c | d |
葱茎形态 |
|
|
|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b > d > c > a D.b > a > c > d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所示。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H2O通过生物膜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C.甘油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和对应的生物解释(或原理)正确的是
A.煮熟的鸡蛋容易消化——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B.矿工职业病硅肺——硅尘破坏肺泡细胞的溶酶体膜,使水解酶释放进而破坏细胞结构
C.新宰的猪肉放置一段时间再煮更新鲜——这与肌细胞线粒体的活动密切相关
D.果脯在腌制中变甜——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如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麦芽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如图所示为一个渗透装置,先在漏斗中加入麦芽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麦芽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