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业合作社开发的“水稻与泥鳅共生养殖技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目标。稻田中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捕食水体中浮游生物、昆虫、田螺、藻类和高等植物的碎屑等,被称为水体中的“清洁工”。据此分析回答:
(1)稻田中泥鳅和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泥鳅的粪便可促进水稻生长,原因是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水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_______,此方法成功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
(3)水稻每年固定的太阳能,其中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这一部分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
(4)稻田中投放泥鳅的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呼吸道黏膜上、泪液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胃中的胃酸和消化酶等可消灭随食物咽下的多种细菌。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激素,它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还能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CRH、ACTH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
(1)由图可知,糖皮质激素与位于___________(细胞膜上、细胞质中、细胞核中)的受体结合后一同作用于核内的遗传物质,启动基因表达过程。这些特定基因表达后,一方面会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_________,特异性免疫功能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会影响血糖平衡,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中糖皮质激素与___________(激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2)保持精神愉悦,有利于维持体内糖皮质激素含量正常,降低罹患肿瘤的概率,此过程的调节方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3)为验证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现采用注射给药的方法进行实验,请将实验思路补充完整。
将品种、性别、生理状态等相同的健康大鼠随机平分为A、B两组,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米是C4植物,由于叶肉细胞中含有PEP羧化酶(CO2“泵”),对CO2的亲和力很强,可以把大气中含量很低的CO2以C4的形式固定下来。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对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的研究结果,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P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条件下叶绿体固定的CO2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小麦植株的CO2固定速率___________ (填“小于”、大于”、等于”)玉米植株的CO2固定速率,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由图 2 可知在胞间 CO2浓度较低时(A 点之前),玉米比小麦的光合作用强度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玉米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均______(填“高于”“等于”“低于”)小麦。
(4)玉米植株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有两种类型,其中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基粒和基质,而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只有基质,没有基粒。由此可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于玉米叶片的________(填“叶肉和维管束鞘”、“维管束鞘”、“叶肉”)细胞中。
自国家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20年来,河北省每年因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49.16亿立方米,防风固沙总物质量为10207.59万吨,固碳851万吨,释放氧气140.87万吨,吸收污染物18.3万吨,生态效益总价值达970.8亿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过程耕地中的杂草数量增加,呈“S”型曲线增长
B.“退耕还林”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增加,营养结构变得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退耕还林”体现了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退耕还林”能够有效地固定碳,缓解温室效应的进程,降低环境污染
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其花非常小,杂交育种时去雄困难。其花粉可育与不育由细胞核基因A/a(A、a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一植株只具有其中一种基因)共同控制,花粉不育的机理如下图所示(P蛋白的存在是S基因表达的必要条件)。
注:基因型可用“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的形式表示,如植株N(aa)、花粉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现有植株N(aa)、S(aa)、S(AA)、N(AA),若要培育出植株S(Aa),母本最好选用S(aa)
C.植株S(Aa)能产生两种类型的可育花粉
D.植株S(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S(AA):S(Aa):S(aa)=1:2:1
2019年12月开始爆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下图表示冠状病毒的增殖和表达过程。冠状病毒的S蛋白是入侵细胞的关键,其能与肺部等细胞表面的受体血管紧张转化素Ⅱ(ACE2)结合,让病毒与细胞相连。同时,在一些蛋白酶的作用下,S蛋白的特定位点会被切开,促进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让病毒进入细胞。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的RNA侵入细胞后可以作为模板翻译出RNA复制酶,催化RNA的复制
B.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表明,冠状病毒侵入细胞的过程类似于胞吞
C.病毒侵入机体后,机体必须依赖细胞免疫才能彻底清除病毒
D.S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