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点有
A.5 B.3 C.4 D.2
如图中a、b、c、d为细胞器,3H标记的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合成3H-X.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示中,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有a、b、d
B. 3H一X分泌到细胞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C. 图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2种
D. c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Spike protein,刺突蛋白)可与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结合,是决定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
(1)以S蛋白作为______ 可制备单克隆抗体生产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该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仪,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以Ct值表示)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科学家先将病毒RNA逆转录,再将得到的cDNA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了大量DNA片段(如图所示)。
(2)在上述技术中,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科学家已测出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据图分析,Ⅰ、Ⅱ过程需要根据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设计 __________。过程Ⅱ中以cDNA为模板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循环扩增得到多个DNA片段,第____次复制后就能获得两条链等长的DNA序列 。
(4)采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咽部细胞样本提取核酸进行上述PCR过程,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观察到的 Ct值就越 _____________。
纤维素类物质是地球上产量巨大而又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酶是一组能够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酶的总称, 在食品、饲料、医药、纺织、洗涤剂和造纸等众多的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是由至少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 _____________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用凝胶色谱将纤维素酶与其它杂蛋白分离时,先洗脱下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蛋白质。对生产的纤维素酶进行初步检测,常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其中SDS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
(3)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 ______________ ,还能被反复利用。若将纤维素酶进行固定,一般不采用包埋法,原因是 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洗衣粉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是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①为探究纤维素酶洗衣粉的去污效能,应该选用污染状况相同的_____________(填“浅色棉布”或“浅色丝绸”)。
②已知某种含纤维素酶的洗衣粉的适宜洗涤温度范围是25-45℃,利用①所选的污布进一步探究该种含纤维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请补充实验思路:
实验思路:在25-45℃范围内设置 ______________ 的清水,各组清水中均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含纤维素酶洗衣粉,将污染状况相同的所选的污布分别在不同温度的水中进行洗涤,洗涤强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并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其花色有紫花、红花和白花,且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和B同时存在时为紫花,无B但有A时表现为红花,无A时表现为白花。现有两个纯合品系甲、乙,甲表现为紫花,乙表现为白花,每个品系中都有雌株雄株。某人用一株甲品系的雌株与另一株乙品系的雄株进行杂交实验,F1无论雌雄都是紫花,让F1雌雄株随机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9∶3∶4,且开红花的只有雄株,其他花色雌雄株都有。(不考虑其他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认为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 。
(2)经分析,对于 A/a、B/b 所在染色体的合理假设是:A/a 位于 _____________ 、B/b 位于___________;根据假设,该植物自然种群中关于花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现已证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根据已有的实验材料,进一步设计最简单的实验证明B/b所在染色体的假设的合理性(要求写出杂交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农业合作社开发的“水稻与泥鳅共生养殖技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目标。稻田中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捕食水体中浮游生物、昆虫、田螺、藻类和高等植物的碎屑等,被称为水体中的“清洁工”。据此分析回答:
(1)稻田中泥鳅和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泥鳅的粪便可促进水稻生长,原因是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水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_______,此方法成功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_。
(3)水稻每年固定的太阳能,其中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这一部分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
(4)稻田中投放泥鳅的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