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已知A、B两种植物,其中一种是阴生植物,适合在荫蔽环境中...

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已知AB两种植物,其中一种是阴生植物,适合在荫蔽环境中生长;另一种是阳生植物,适合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在一定范围内,阴生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荫蔽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某小组为探究哪种植物是阴生植物,以叶绿素含量为测定指标,用遮阳网设置了四种遮荫条件进行实验(其他条件均适宜),结果如下表。

条件

植物

测定指标

不遮荫

50%遮荫

75%遮荫

87.5%遮荫

植物A

植物B

植物A

植物B

植物A

植物B

植物A

植物B

总叶绿素含量(mg/cm2

1.70

1.85

1.90

2.10

1.60

2.32

1.52

2.48

叶绿素a含量(mg/cm2

1.28

1.33

1.36

1.50

1.20

1.63

1.14

1.73

叶绿素b含量(mg/cm2

0.42

0.52

0.54

0.60

0.40

0.69

0.38

0.75

叶素绿a/叶绿素b的比值

3.05

2.56

2.52

2.50

3.00

2.36

3.00

2.31

 

 

 

请回答:

1)本实验需要提取叶绿素,研磨叶片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结果判断,____________是阴生植物。因此在一定程度的荫蔽条件下,该植物能有效地吸收光能用于光反应,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随着遮荫程度增加,该植物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变____________,表明 ____________含量相对增多,能更有效地吸收蓝紫光,从而适应荫蔽环境。

3)该小组欲测定在某一温度、50%遮荫条件下生长的上述两种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并比较它们的差异,设计了简要的实验思路如下:将上述两种植物叶片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50%遮荫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两种植物叶片CO2的释放量。该实验思路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给予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校学生在参加厦门2009年国际马拉松赛时,由于剧烈运动,生理上发生了变化。请回答:

1)在比赛过程中,汗液大量排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浓度__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和集合管,从而引起尿液的生成量____________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________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导到____________产生渴感,此时应及时补充水分。

 

叶绿素被破坏 植物B ATP、[H] 小 叶绿素b 50%的遮荫条件是错的,应改为黑暗条件 升高 肾小管 减少 下丘脑 大脑皮层 【解析】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2、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析】 3、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Ⅰ.(1)实验中需要提取叶绿素,研磨叶片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2)由于在一定范围内,阴生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阴蔽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从实验结果判断,植物B随着遮阴程度增加,总叶绿素含量增加,说明其更可能是阴生植物。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有ATP和[H]。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遮荫程度增加,植物B的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随逐渐减小,说明叶绿素b的含量相对增多,能更有效地吸收蓝紫光,从而适应荫蔽环境。 (3)该小组欲测定上述两种植物叶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并比较它们的差异,50%的遮荫条件是错的,应将上述两种植物叶片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某一温度、且在黑暗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两种植物叶片CO2的释放量,否则光合作用会影响实验结果。 Ⅱ.(1)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果蝇是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某小组以果蝇为材料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1)如果将孵化后4—7d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环境下(正常培养温度为25℃)处理6-24h,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雌雄皆有的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在对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进行研究时,绘制出下图所示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此果蝇体内除精子外,其余细胞内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体上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

C.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D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DYdXdY

D.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XY

3)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截刚毛与正常刚毛、对CO2敏感与对CO2有抗性为三对相对性状,其中控制正常刚毛和截刚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现选取果蝇的两个纯系品种进行两组杂交,其杂交方式及结果如下:

杂交一:

P黑身、截刚毛  ♂灰身、正常刚毛

CO2敏感 ×  CO2有抗性

F1    灰身、正常刚毛、对CO2敏感

杂交二:

P灰身、正常刚毛  ♂黑身、截刚毛

CO2有抗性 ×  CO2敏感

F1    灰身、正常刚毛、对CO2有抗性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CO2有抗性的性状其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_遗传。研究发现,果蝇对CO2有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对CO2敏感的基因上有一个碱基被替换,从而使相应蛋白质的第151位丝氨酸被脯氨酸替代,已知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UCCUCAUCGAGUAGC,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由此推测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_____________________替换。

4)基因突变大多数对生物有害,甚至导致死亡。在做果蝇实验时发现1只由于单基因突变从而表现突变性状的雌蝇(简称为突变型),让这只雌蝇与1只野生型的雄蝇进行交配(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请你用遗传图解对这个现象进行解释并作说明___________(相关基因用Rr表示,要求写出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代所有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科技的问题:

1)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患者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对此,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了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基本程序:获取目的基因→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其中的操作中需要用的相同的工具酶作用于______________键。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目的基因受热形成单链并与引物结合,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延伸形成DNA

2)植物细胞工程中,科学家采用体细胞杂交方法终于获得“番茄马铃薯”超级杂种植株,该过程中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激等,获得的杂种细胞还需经________________技术培养成杂种植株。

3)动物细胞培养中,通常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动物组织块,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克隆动物的获得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______。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______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______。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______处理。

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______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______最为喜好。由此说明______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______的数量和种类,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______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国家。胰岛素对于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其合成过程如下: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和一个多肽C(如图)。请回答:

1)前胰岛素原可与____________试剂产生颜色反应,前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形成 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分子由51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两条肽链,这两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如图中的_________相互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这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_______

3)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至少有________个﹣NH2

4)由前胰岛素原最终生成胰岛素的过程要有__________(细胞器)的参与。

5)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a.实验步骤(请填充表格空白处)

步骤  /具体操作

A试管

B试管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5滴蒸馏水

A

B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

配制一定量的斐林试剂

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表格中A代表__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温度调至15-18℃

B.在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时,首先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C.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D.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