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塑料类水瓶的重要原料,科学家发现了以PET为碳源和...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塑料类水瓶的重要原料,科学家发现了以PET为碳源和能量来源的细菌,该发现对PET类材料的回收利用、环境治理意义重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获取PET降解菌,需将土壤样品置于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选取PET浓度为800 mg·L-1的富集液进行系列稀释,分别取10-3、10-410-5倍数的稀释液0.1 mL涂布于培养基上,每个稀释倍数涂布三个平板,各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286、298、297),(35、32、31),(36、7、2),不适合用于计数的为________倍数的稀释液,用另外两组稀释倍数的稀释液进行计数得到的细菌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平板时应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目的是________。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则这个平板不能用来培养大肠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平板划线法纯化PET降解菌的过程中,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须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__________

(4)在保藏PET降解菌菌种时,可采取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长期保存。

 

PET 增加PET降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分离得到目的菌 10-5 稀释倍数为10-3时,更多的菌落连在一起最终形成单菌落,导致结果小于稀释倍数为10-4组的结果 灭菌,防止微生物污染 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使细菌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菌落 甘油管藏 【解析】 试题熟记并理解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等相关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意中提取信息并进行作答。 (1) 欲从土壤中获取PET降解菌,需将土壤样品置于以PET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增加PET降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分离得到目的菌。 (2)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据此结合题意可知:不适合用于计数的为10-5倍数的稀释液。用另外两组稀释倍数的稀释液进行计数,得到的细菌数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稀释倍数为10-3时,更多的菌落连在一起最终形成单菌落,导致结果小于稀释倍数为10-4组的结果。 (3)倒平板时应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其目的是灭菌,防止微生物污染。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这个平板不能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用平板划线法纯化PET降解菌的过程中,为使细菌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菌落,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须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4)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不致死。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

(1)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与豌豆的自交相比,玉米自交需要增加的操作是_________

(2)以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如图二。

①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____(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未分离。

②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若用植株乙进行单倍体育种,则产生子代的籽粒黄色与白色的比例为_______,该育种过程的两个关键步骤是______

 

查看答案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以高大的乔木为主,同时拥有丰富的其他动植物资源,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苔藓、油松、松鼠、红隼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其除了明显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之外,还具有_________结构。其中油松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调查该地区的物种数量,依据甲图可知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为______________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图乙所示为林业部门对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由图可知,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上图可知,对甲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_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________进行调节。两者均是与甲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相应的_________结合后起调节作用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图中A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甲细胞分泌的物质会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1表示光合作用示意图,图2表示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小麦幼苗光合作用影响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lx为光照强度的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别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光合作用暗反应的中间产物是PGALD,在叶绿体内可以继续反应生成F,或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中生成G。淀粉是植物重要的储能物质,蔗糖是糖类转运的主要形式,根据以上信息,写出F、G分别是_____________

(2)当光照突然停止时,D/C3__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冬季为了增加大棚中蔬菜的产量,菜农会在夜晚将棚顶打开,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分别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当环境中CO2浓度为200mg•L-1时,小麦幼苗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呼吸速率。

(4)在二氧化碳浓度为300400mg•L-1范围内,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d点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鼠妇是一种性别决定为ZW型的喜潮湿、阴暗环境的小动物。上世纪80年代发现,沃尔巴克氏体(一种细菌)偏爱雌性鼠妇,能使雌性的W染色体消失,只要是雌虫受感染,其产生的下一代必将带有沃尔巴克氏体,并能使雄性胚胎肽性反转成雌性。近期对雌性鼠妇基因组测序发现,未感染沃尔巴克氏体雌性鼠妇的染色体上有含沃尔巴克氏体部分DNA,类似最初丢失的W染色体控制鼠妇的性别。下列休息正确的是

A. 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雌性鼠妇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ZW

B. 沃尔巴克氏体与鼠妇是寄生关系,诱捕鼠妇需要用到热光灯

C. 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鼠妇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确定其性别

D. 所有携带沃尔巴克氏体DNA的鼠妇都是雌性,这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